2021已經遠去,消失在時間的隧道里,回望內鏡行業一路走來的歷程,“內鏡技術普查”、“微創技術創新”、“洗消安全防控”、“綠色手術”……這些記憶節點串聯起醫用內鏡行業不斷創新技術、完善體系建設的腳印,它永遠朝著守護人民健康的方向不斷邁進。小編特此盤點了深刻影響行業走向的2021內鏡發展大事件,為大家呈上一份前沿動態。
行業白皮書發布,消化內鏡發展知多少
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癥負擔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新發癌癥457萬人,死亡人數300萬;其中,消化道癌癥(結腸癌、胃癌、食管癌)新發病例數為136萬,死亡人數為96萬。
我國是消化道癌癥高發國家,眼看消化道癌癥奪走了無數國人生命,也讓國人談癌色變。于是,我國在全國范圍內啟動了消化內鏡普查工作,對中國消化內鏡發展現況進行“大摸底”,同時也是對多年來全體消化內鏡人奮斗成果的“大盤點”,該項工作在行業專家、學者、醫護人員、醫療機構之間引發了強烈反響。該項目最終形成了《2020中國消化內鏡技術普查》、《2021中國縣域醫院消化內鏡基本情況調查》兩份白皮書。這兩份成果的發布也進一步強調了提高社會公眾防癌抗癌意識、科普消化內鏡行業知識、實現消化內鏡行業可持續化及規范化發展的任務重要且必要。
目前,我國消化內鏡行業面臨內鏡醫師缺口大、區域內鏡診療水平發展不均等發展瓶頸。從《2020中國消化內鏡技術普查》看,我國消化內鏡中心醫患比為1:977,食管癌、胃癌和結直腸癌的早期診斷率分別為18.62%、17.21%和16.80%;據《2021中國縣域醫院消化內鏡基本情況調查》顯示,參與調查的縣域醫院當中,開設消化內鏡的有4730家,占比86.5%,而上海、北京、浙江平均胃腸鏡室配置數最高。
接下來,行業將重點在醫師培養、基層醫療建設、患者教育等方面下大力氣。不少醫療企業已開始投身其中,奧林巴斯除了贊助支持這次全國消化內鏡普查外,在醫師培養方面還推出了全球培訓新平臺“Olympus Continuum”,致力培育更多內鏡醫療人才;并且還參與了《西藏自治區內鏡診療技術和病理診斷技術普及提高計劃》捐贈儀式,加大對西部省份和基層醫院的支持力度,致力于提高我國整體醫療水平。
技術創新,開啟精準醫療新“鏡”界
內鏡作為消化系統疾病診治的“偵察兵”,承擔著診斷和治療的重任,其發展也是一部200多年的進化史。1806年,硬管式內窺鏡問世,試圖去看見隱藏在身體內部的消化道系統;1932年,半屈式內鏡出現,通過前端彎曲擴大了檢查范圍;1950年,奧林巴斯成功研制出世界首臺具有實用性的胃內照相機,為內鏡領域的不斷發展拉開序幕;1957年,經過改良的纖維內窺鏡誕生,實現了對胃的內部進行直接觀察;到了1964年,奧林巴斯配備纖維內窺鏡的胃照相機GTF誕生,宣告著微創手術時代的到來;1983年之后,電子內鏡產生,微型圖像傳感技術將處理后的圖像顯示在電子監視器的屏幕上,大大提高了醫生診斷的準確率。
2000年以后,很多新型消化內鏡和內鏡延伸應用出現,超聲內鏡、NBI窄帶成像技術、290電子內鏡系統等,各大創新成果接連不斷,進一步擴大了消化內鏡的檢查和運用范圍。回想在第四屆進博會醫療器械區現場,奧林巴斯新發的EC內鏡,讓人眼前一亮。一般而言,在100倍的光學放大內鏡下,醫生可以看到腫瘤不一樣的組織結構,500倍的時候可在細胞水平觀察胃內景象,使腫瘤細胞清晰可見。而奧林巴斯“EC內鏡”,具備520倍光學放大作用,可產生高倍率、高精度的圖像,輕松實現了細胞水平的在體觀察,加上NBI窄帶成像技術的運用,使得消化道微小病變無處可藏。這一創新開拓了全新的診斷視野,也對我國消化道早癌內鏡的規范化診治和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洗消360°無死角,患者診治更安心
疫情期間,能做消化內鏡檢查嗎?伴隨疫情防護中人們的防病毒傳播、防交叉感染的意識增強,這個問題在2021年成了困擾不少患者的難題。一是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疫情防控情勢下,醫院成為交叉感染高風險的公共場所之一;二是消化內鏡作為侵入式診療工具,結構精密復雜,有很多死角和縫隙,清洗和消毒不徹底,將引發交叉感染,嚴重影響診療安全。
對此,國家消化內鏡專業質控中心等機構,組織相關專家,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制定出了《中國消化內鏡診療中心安全運行指南(2021)》,來提升消化內鏡檢查過程中的診療質量和安全性。去年,在2021上海國際消化內鏡研討會的“第六屆中日內鏡護理論壇”和2021中國消化內鏡學年會的“清洗消毒分會場”上,都聚焦了內鏡清洗、消毒層面的問題,共同探討內鏡洗消的重要性和提出相關的解決方案,特別是在《中國消化內鏡洗消質量控制規范》的推出,為患者提供了安全舒適的內鏡診療環境,也為醫護人員減輕了工作負擔。
在推行方面,奧林巴斯多年來持續推廣符合國家標準的內鏡洗消建議方案,對醫院內鏡感染控制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奧林巴斯在行業內創新推出了“阿西塞多”內鏡洗消解決方案,在功能全面、擁有各個獨立診室的內鏡中心解決方案配合下,在消除患者顧慮的同時,讓就診安全便捷。
綠色手術,撐起白衣天使保護傘
疫情之下,白衣天使們前赴后繼地與新冠肺炎病毒斗爭著,為我們筑起了一座牢不可破的鋼鐵長城,保護著我們的生命健康。而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不僅在抗疫的戰場上冒著生命危險,在日常工作中也面臨著各種職業危害所帶來的風險,如在手術過程中往往會產生大量的有害煙霧,包括一氧化碳、甲醛等150中化學成分,以及細胞碎片汽化后的細菌與病毒仍舊具有活性,他們一旦吸入過多便會引起頭痛、頭暈、惡心等不適癥狀,也會對呼吸系統、眼及粘膜造成損傷。而且長時間靜止狀態下的手術姿勢,還會對他們的頸部、背部、肩部等肌肉和關節帶來明顯的不適感和勞損。
伴隨“數字化+智慧醫療”模式的探索與創新,為了更好地呵護白衣戰士的健康,去年學界一眾大咖云集在《智能手術部管控系統專家共識》研討會暨《首屆綠色手術護理西部高峰論壇》上,對智能手術部建設發展、綠色手術理念展開深入的研討交流。奧林巴斯提出的綠色手術綜合解決方案,從降低勞動損傷、視覺系統保護、手術煙霧防護等方面布局,給予醫護人員全方位的呵護與關懷,為他們撐起健康的保護傘。
回顧是更好的展望,新的一年已經開始,未來仍將通過學、研、創等方式,努力實現醫用內窺鏡行業的更進一步發展,加強對大眾未來健康生活的保障,為健康中國建設賦能。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qiye/20403.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