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8月29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8月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副司長張鎧麟表示,發展“人工智能+”堅持因地制宜,將推動各地立足區位特點、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科學確定發展重點,形成各具特色、各展實效,優勢互補的發展態勢,堅決避免無序競爭、一哄而上。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報請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意見》聚焦行業應用需求和基礎能力供給協同推進,開展“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產業發展、消費提質、民生福祉、安全治理、全球合作等6大行動,并圍繞模型、數據、算力、應用、開源、人才、政策法規、安全等8個方面,旨在系統構建人工智能基礎支撐體系,推動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各領域各行業廣泛深度融合,探索形成中國特色人工智能發展路徑。
張鎧麟表示,“人工智能+”工作涉及領域寬、參與主體多、覆蓋范圍廣、影響程度深,做好統籌非常關鍵。在《意見》實施過程中,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進一步加強統籌、強化與各方聯動,共同努力、同向發力、形成合力。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現存人工智能相關的企業有238.3萬余家,從地域分布上看,廣東省、北京市、江蘇省人工智能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前列,分別擁有36.4萬余家、17.8萬余家、17.6萬余家;從成立時間來看,超八成的相關企業成立于5年內,成立于1年內的相關企業占比26.9%。
此外,通過天眼風險可以看出,涉及法律訴訟的人工智能相關企業有500余家,占企業總數的0.02%。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