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2025年全球TOP4光伏組件制造商的半年報以集體大虧收官。今年上半年,光伏組件價格較2023年時的高點腰斬。為了維持市場份額的龍頭企業也卷入低價搶單,全行業陷入“賣得越多虧得越多”惡性循環。
隆基綠能(601012.SH)、晶澳科技(002459.SZ)、天合光能(688599.SH)同樣遭受業績重創,同期凈利潤分別為-25.69億元、-25.80億元、-29.18億元,合計虧損額高達109.76億元。2024年上半年,晶科能源以12億元的凈利潤成為組件TOP 4中的盈利王,以此計算,其今年業績的同比惡化程度最為嚴重。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中國具備國際競爭優勢的新能源全產業鏈體系,為全球貢獻了80%以上的光伏組件和70%的風電裝備。光伏組件出貨高度集中,參考Wood Mackenzie、InfoLink等第三方市場機構的統計數據,2024年全球前十家光伏組件制造商擁有全球62%的產能與89%的出貨量,而TOP 4廠商在前十企業的出貨總量中占據了六成以上。
在行業低谷,龍頭們的規模優勢意味著產能越大、固定成本壓力越大,因此呈現出的虧損程度和經營挑戰比一些二線企業更為突出。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現存光伏相關的企業有166.6萬余家,從地域分布上看,江蘇省、廣東省、山東省光伏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前列,分別擁有13.5萬余家、13萬余家、11.9萬余家;從成立時間來看,超七成的相關企業成立于5年內,成立于1年內的相關企業占比22%。
此外,通過天眼風險可以看出,涉及法律訴訟的光伏相關企業有1.08萬余家,占企業總數的0.65%。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new/55756.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