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2022年4月28日9:00,瀘州市古藺縣德耀鎮鳳凰村第一屆“鳳凰開犁節·再現農耕文化”主體活動開幕,本次活動活動讓我們親近自然、傳承文化、回歸生活、探索奧秘。一次鄉鎮村民線上的風采大展示,各村民聚力前行、展望未來的士氣。
于此同時,為提升鄉村文明建設,德耀鎮鳳凰村組織了本次“鳳凰開犁節·再現農耕文化”活動,傳承遵規守約、尊老愛幼、鄰里互助、誠實守信等鄉村良好習俗,努力實現鄉村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融合。
![]() | ![]() |
清明過后,犁耙水響,正是水稻備耕育秧的黃金時節。梯田里水滿泥潤,村民們正搶抓農時,犁田耙地、培育秧苗,為插秧做準備。在春日的陽光下,勞作的村民、層疊的梯田和遠處的青山相映成趣,構成一幅醉人的春日山水田園畫。
![]() | ![]() ![]() |
本次鳳凰開犁節,在現代化工業“鐵牛”翻耕土地的時代,我們見到了一人、一牛、一架犁,一梯田的傳統農耕方式。疫情期間也讓線上的觀眾領略到了最本真的風土人情,體驗了古老的農耕文化。看著攢動的人頭,圍著梯田看犁地,村民們參與農事游戲,觀看秀美田園風光,展顯農耕文化神韻。
![]() | ![]() |
村民們,腳踩泥巴,伸手水田,勾著背,彎著腰,手插秧,褲腳挽起來,草帽戴起來,種下春日的希望,收獲金秋的希冀!
本次開犁節主體活動,也吸引了村民們的積極加入,通過插秧競技等豐富的農事活動,不僅讓老人們回憶過去的日子,也讓年輕人懂得耕作農事,開賽前村民們在田間拉起了彩旗,祈禱著秋日的豐收。
![]() | ![]() |
競賽開始,村民們左手拿秧苗,右手搓泥個左手秧苗中分一小份出來,一排插六顆,一顆3到4株秧苗,大家“以退為進”,食指和中指鉗住秧苗的根部,掌心朝向秧苗,食指和中指順著秧苗的跟朝下插入泥土中。在村民們的辛勤勞作中,本次插秧競技落下了帷幕。
古藺縣德耀鎮鳳凰村,青山為屏,綠地為幕,田埂為脈,海拔520-1200米,日照充足,水源豐富,具有種植水稻的優質環境。近幾年來,村里集中育秧,生態種植,科學培育,良種旅大幅提升。生產出的“天臺貢米”米仍“質白如玉,顆形如梭”,飯則“質軟不膩,清香四溢”,粥則“湯稠香濃,回味綿長”。
據了解,古藺縣德耀鎮鳳凰村,為促進當地產業興旺,當地部署了一系列重要舉措,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及經營體系,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同時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激發農村創新活力。當地梯田面積約3400畝,魚米共生項目200余畝。全村種植水稻2300余畝,畝產1000斤左右,均價 2.2元每斤,最貴的可以買到20元每斤。
古藺縣德耀鎮,下一步將著手于建設開發,文旅康養勝地,進一步建設森林步道、攝影創作、休閑度假、保健養生為一體的高品質生態游景區。促進當地旅游經濟,古藺縣德耀鎮政府,也期待9月豐收節能與您共同體驗豐收的快樂!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sichuan/25937.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