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下午,2025南京軟件大會重點城市軟件產業發展交流活動在南京市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集慶廳成功舉辦。作為南京軟件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活動邀請南京、北京、成都、杭州、濟南等國內重點城市軟件產業主管領導以及各城市代表性產業園區、集群、行業協會等產業公共服務機構,共同交流軟件產業發展的典型經驗。南京市工信局副局長代吉上出席了本次活動。同期,論壇邀請賽迪研究院信息化與軟件產業研究所副所長賈子君、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業務發展部部長付海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杭州研究院院長助理孫建國、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上合-海灣產業供應鏈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周宏達進行了深入的主題分享。
南京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代吉上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我國軟件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涌現出一批具有鮮明特色的產業高地,形成了各具特色、協同發展的良好格局。作為軟件產業發展領先的城市之一,南京圍繞產業集聚與生態構建等方面深度實踐,為全國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了南京力量。2024年,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收入規模預計突破8500億元,擁有重點涉軟企業3600多家,在操作系統、網絡技術、芯片設計、大型工業軟件等領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p>
專家論道 智啟軟件產業新篇章
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軟件已深度融入經濟社會各領域,成為現代產業體系的關鍵基礎設施和構建新質生產力的戰略性支撐。為探析新常態下軟件產業區域格局新態勢,在專家分享環節,賽迪研究院信息化與軟件產業研究所副所長賈子君以《新時期我國軟件產業發展態勢及區域布局特點》為題進行了分享,她指出:“如今,我國軟件產業集群化效應持續凸顯,‘生態競爭力’成為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主旋律,園區建設成為打造軟件產業發展高地的重要抓手。未來,我們要充分把握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機遇,加快促進區域間、城市間產業交流合作。”
開源是技術協同與創新動能的源泉。為了賦能軟件產業發展,各地亟需制定務實的地方開源政策,打造協同生態,重塑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的發展路徑。聚焦開源生態構建,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業務發展部部長付海巍以《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在助力地方開源生態建設中的實踐和思考》為題進行了分享,他表示:“作為非營利機構,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通過兩會(開源生態大會、開發者大會)、一賽(開源大賽)、兩行(校源行、園區行)體系推動地方開源生態建設?!?/p>
工業軟件是現代制造業的關鍵引擎,其發展亟需打破技術、人才與產業的壁壘,迫切推動教育鏈、科研鏈與人才鏈的深度融合與創新貫通,實現一體化協同發展。聚焦人才培育,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杭州研究院院長助理孫建國以《融合、貫通、創新推動工業軟件教科人一體化發展》為題進行了分享,他表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杭州研究院依托‘工業軟件生態共性平臺’,以‘融合、貫通、創新’為路徑,推動工業軟件‘研、驗、用’分層次人才培養,破解軟件分散、場景封閉、教材脫節、實習匱乏等核心痛點,建立可持續生態,解決人才短缺與技術瓶頸問題。”
如今,全球數字化進程加速,中國軟件企業迎來了巨大的出海機遇——發達市場技術需求旺盛,新興市場潛力巨大,政策支持持續強化。在此背景下,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上合-海灣產業供應鏈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周宏達以《中國軟件企業出海機遇、路徑與實踐》為題進行了分享,他表示:“作為政府與企業間的橋梁,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積極推動企業出海,積極搭建國內外投資合作交流平臺,創辦了對外投資合作洽談會、專題論壇、工業產品展覽、國別投資簡報會、項目推介會、研討會等交流平臺?!?/p>
鑄根塑魂 探索軟件產業新實踐
在主題分享環節,南京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軟件與信息服務業處(數字經濟產業處)處長鄭煒進行了分享,他表示:“作為首個‘中國軟件名城’,南京目前擁有超3600家重點軟件企業,軟件產業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面對產業增速放緩的趨勢,我們正啟動系統性舉措,圍繞提升規模、開源生態、人工智能+軟件、軟硬協同等九大行動,持續提升產業規模,并全力支持鴻蒙生態,打造‘鴻蒙之城’。”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信息化與軟件服務業處(工業化信息化融合推進處)副處長陳雷在分享中指出:“北京市信息軟件產業規模巨大,產業優勢顯著,在大模型、開源生態、網絡安全、北斗時空信息等關鍵領域及頭部企業數量方面保持領先。下一步,我們將緊抓人工智能戰略機遇,推動政策落地,深化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全面提升產業能級。”
杭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處處長劉玉軍表示:“杭州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發展位居全國前列。整體產業以云計算、電商、人工智能及金融科技見長,龍頭企業效應顯著。未來,我們將人工智能作為核心發展動能,制定專項方案,聚焦大模型、算力基建與應用生態建設,推出專項補貼政策,加速AI產業化轉型,著力打造國際級軟件產業高地?!?/p>
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處處長朱浩進行了分享,他指出:“成都市軟件產業近年來呈現出高質量、特色化發展趨勢。通過省市政策協同、產業鏈機制和開源生態建設,以及成渝雙城合作共建產業聯盟,成都加快培育產業集群能力。未來,我們將夯實產業基礎、推動人工智能融合應用,并舉辦創新大賽發掘人才,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軟件與信息服務業處二級主任科員張夢一進行了分享,她指出:“近年來,濟南堅持以軟件產業為戰略引擎,推動產業規模顯著增長和生態持續優化。我們的工作重點包括高位推動政策保障、名園引領載體建設、龍頭牽引企業協作、創新驅動技術攻關,以及場景開放應用示范。未來,我們希望與其他城市深化合作,共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南京江北新區產業技術研創園管理辦公室經濟發展和企服業務部部長薛信莉表示:“江北新區產業技術研創園致力于發展集成電路、新興數字和高端裝備制造等‘3+X’主導產業。目前,我們已經打造了多個國家級創新平臺,支持企業發展,并通過產教融合模式培養人才,強化金融手段對于產業的支撐作用?!?/p>
前沿思辨 謀定智能軟件新航向
在主題演講環節,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勉進行了《AI在工業企業的創新實踐》的主題演講,他表示:“聚焦AI在工業企業的創新實踐,我們通過蘇暢工業互聯網平臺,在設備智能運維、節能降耗、安全生產(含園區及城市生命線)、生產運行優化等高價值業務領域進行了落地應用?!?/p>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城市產品總監郭國龍在《釋放發展新動能 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及應用生態創新實踐》的主題演講中表示:“思特奇的數字經濟中臺整合資源、統籌交易結算、促進數據可信流通,已在多地成功實踐,助力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與高質量發展?!?/p>
360數字安全集團副總裁李博發表了《以模治模——AI安全之道》主題演講,他指出:“如今,AI已經成為新質生產力,但AI產業面臨網絡攻擊、數據泄露、內容合規、幻覺及失控等安全挑戰。為此,我們提出‘以模治?!鉀Q方案:通過安全大模型體系(安全檢測、風控、護欄、幻覺緩解、Agent框架)分層應對風險,實現系統防護、內容合規、可信增強和智能體可控?!?/p>
江蘇潤和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麗娜進行了以《國產軟件筑基之路——潤和軟件以自主創新賦能產業生態》為題的演講,她表示:“潤和軟件聚焦本土化和智能化,以‘操作系統×無線連接×人工智能’為全棧自主技術核心,基于開源鴻蒙和開源歐拉構建覆蓋‘云-邊-端’的數字底座,并通過軟硬一體化的產品與解決方案賦能金融、能源、工業等行業的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p>
九州未來解決方案專家張敏進行了以《智算中心賦能新質生產力》為題的演講,他表示:“借助英偉達L40S GPU在高性能計算、圖形、AI三大方向上的領先優勢,我們建設了江蘇江陰智算中心,為江陰提供智慧城市公共算力、企業‘智改數轉’、工業設計云等服務,打造了長三角的人工智能算力基地?!?/p>
軟件產業作為數字經濟的核心驅動力和賦能千行百業的關鍵支撐,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實力和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標志。放眼“十五五”時期,我們要聚焦重點城市的軟件產業發展,匯聚智慧、深化交流、協同創新,把握全球軟件產業變革機遇,塑造區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keji/54811.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