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古裝劇《夢華錄》爆火,在豆瓣平臺上以8.5分傲立于國產劇排行榜前列。網友紛紛稱:美得太“上頭”了 、停不下來!獨立女性趙盼兒很美,做生意的趙盼兒更美,我們今天就講講趙盼兒到“都城東京”后是怎么做生意的!
選址不對,茶坊開業就翻車
在錢塘時,把茶坊生意經營得有聲有色、遠近皆知的趙盼兒,來到“東京”后也竟然吃了人地生疏的虧:趙盼兒和姐妹們決定將茶坊選址定于“東京”的馬行街,是考慮到這條街很熱鬧,人流量大又沒有對頭,開茶坊最合適不過。然而恰恰是因為這一點,她們的店鋪選址翻車了:開張那兩天,正值佛誕,香客眾多,所以來店里喝茶的客人也比較多,但之后一日又一日,門可羅雀的茶坊讓趙盼兒格外焦慮。
經過顧千帆的提點趙盼兒才恍然大悟:趙氏茶坊的生意之所以不好,原來是店鋪選址和客流不匹配導致的。馬行街之所以叫“馬行街”是因為馬販、馬市云集此地,除了重大節日,經常在馬行街上出入的全部都是馬商。平日里馬商們來來往往的,根本沒有閑情逸致坐下來喝費時間、費工夫的“江南點茶”,而更加偏向于快捷、便宜的“散茶”,況且他們喝茶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解渴!
同時,東京人也是有一定消費習慣的,比如,藥巷局里買生藥,潘樓東頭置買衣裳,如果想喝茶的話就得去茶湯巷……沒有顧客會特意跑到馬行街來品嘗一杯精致的“錢塘點茶”!選址不對,導致趙氏茶坊賣的“點茶”和人群客流不匹配,生意不好也在情理之中!
那門店已經租了,裝修也花光了錢,茶坊生意還能不能做下去呢?
擁有特性,在都城里差異化定位
如果選擇把趙氏茶坊關了,在其他地方重新開店,成本就太高了。然而,想要繼續在這里開茶坊,就必須要有個強有力的差異化才能吸引顧客前來。
趙盼兒想到在江南時茶鋪生意之所以做得那么好,是因為茶名起得雅致、杯盞用得不俗、墻上有字畫、坊間有野趣,來的客人也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所以到東京來經營茶坊也應該揚長避短。深思熟慮后,趙盼兒選定三人中在東京最為知名的“江南第一琵琶手宋引章”作為茶坊吸引顧客的特性,讓引章每日在茶坊里彈上三曲。對外宣傳就說:“江南第一琵琶手宋引章”是錢王太妃的欽點琴師,所以特命琵琶曲一天只能彈奏三首。在東京這個地方,有了“錢王太妃”這個貴族階級的認可,就是茶坊最好的信任狀了。這不僅會讓文人墨客趨之若鶩,還能為茶坊吸引來商賈貴族!所以,趙盼兒為茶坊選擇的這個特性跟都城東京里的眾多茶坊都不同,讓競爭對手很難復制。
既然有了差異化定位,就要圍繞定位來展開環環相扣的戰略配稱。
首先,店鋪名字得改了,原先樸素的“趙氏茶坊”是不錯,簡潔明了、有名有品類,對于馬行街上來來往往的顧客來說也降低了認知成本。但它與店鋪新的定位并不符合,于是趙盼兒為新茶坊取了一個雅致又有意境的名字“半遮面”,典故出自古詩詞名句——“猶抱琵琶半遮面”。
其次,在產品設置上,半遮面在一樓擺幾張桌椅,主要賣散茶吸引來來往往的販夫走卒,增加客流量;二樓則針對文人雅客和商賈貴人仍然賣點茶,而且價格要比之前更貴。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商戰》有言,一個品牌對外傳播什么和賣什么可能是兩碼事。每個品牌都可以有3種類型的產品:一種是需要做廣告的產品,一種是需要銷售的產品,還有一種是需要盈利的產品。半遮面做廣告的產品就是“江南第一琵琶手的琵琶曲”,銷售的產品便是吸引客流量的“散茶”,而茶坊真正需要盈利的則是二樓雅間的高價“點茶”。
時日不久,在趙盼兒的成功運營下,茶坊的生意蒸蒸日上,引得其他茶坊紛紛效仿。
最后定位專家顧均輝評論道:做生意開店選址要基于目標人群,市場競爭激烈就得有個強力差異化的定位來戰勝競爭對手,才能贏得潛在消費者的青睞。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yishu/27987.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