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裝訂單隨著市場逐步向定制多樣化、個性化需求轉變,出現了訂單數量越來越多,訂單單位體量越來越小,單位客戶需求品類多,對產品包裝交付品質要求高,訂單交付周期需求變短等諸多市場變化趨勢。職業裝企業在市場需求轉變的大背景下,傳統的職業裝生產后工序管理環節弊端顯現,如產品流轉過程的人工運輸、存儲、包裝分揀方式、傳統的包裝運輸等等,過程效率低、耗費人力、產品品質維護成本高、工作質量錯誤頻率高等問題,帶來的客訴率增高的風險越來越明顯,給企業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同時這種情況也會給客戶帶來不佳的產品體驗。
喬治白在長期的經營過程之中洞察到了以上種種分揀以及物流環節的痛點,并于2018年做出決策,開始著手對分揀系統、物流系統逐步進行智能化改造。
智能化改造之后的分揀模式,重新梳理了作業流程。整個分揀系統與生產線的成品下線環節相連,成品由吊掛線完成流轉進入智能分揀系統,智能分揀系統按照數字中心生成的包裝方案,依次根據單位、部門、個人等信息將產品輸送進入系統進行入庫緩存,隨著生產進度識別同單位、同人、同箱的齊套狀態,指令系統展開自主分揀出至包裝口,由包裝口開展掃描核對逐一包裝、裝箱、貼箱貼整裝待發,整個流程環節無需人工輸送流轉,過程完全實現自動化分揀處理。解決人工搬運的浪費,降低產品在搬運過程受擠壓、碰撞等對成衣品質造成的影響。新的分揀系統通過匹配搭載每一位客戶信息的UPC芯片來串聯整個分揀流程,使得整個作業流程減少人力配置、包裝效率高且準確、產品外觀品質得到保障。
智能倉儲系統通過掃描每一箱(件)貨品的UPC芯片,達成產能、績效管理、異常監控的可視化。實現自動收貨、自動傳輸、自動分配庫區、智能揀配、自動封箱、自動稱重貼標、自動打包的現代化智能物流倉儲模式。
職業服倉儲智能化改造成功的同時,2018年底,喬治白總投資3210萬元,利用公司鳴山休閑園區內現有用地實施新建項目,在現有廠區內合理布局,建設建筑面積為8891平方米,共計三層的現代化智能物流中心。引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信息系統和制造設備,購置智能吊掛系統和智能分揀系統等國產設備。再回頭去評估喬治白的物流體系智能化改造項目時,池也董事長的評論很簡潔,“這三千多萬,很值!在現代管理體系中,很大程度上,信息流速度決定了物流速度,所以智能化勢在必行!”
整個物流體系智能化改造完成之后,除了效率提升之外,對人力資源、耗材等成本的節約也尤為可觀。整個體系日出庫處理能力達3萬件,對比人工操作模式,單日可減少工時2小時;單日入庫處理能力可達4800箱,精簡入庫操作人員7人,不再受天氣影響作業。高峰季單月可節約人工成本20萬元。耗材實現再利用,每10000箱貨品至少節約耗材成本3萬元,常規庫存耗材實現1次再利用的情況下,即可節省耗材成本600萬元。不僅降本增效,年產300萬件校服的吞吐量在創收方面也有不俗的成績,實現銷售收入2億,利稅3000萬元。
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自執行和自適應等功能的新型生產方式,是喬治白求生存、求發展、打造競爭優勢,向智能制造發展的戰略選擇。“我們在改造物流體系之前深入地對自己的分揀、包裝、發貨流程進行了一次梳理,找出所有可以改善的環節,然后把整個物流體系與智能化生產線給對接起來,讓信息快速、準確地在整個體系中傳遞,效率就提高了。”池也董事長在推動喬治白物流體系智能化改造項目時,對公司的未來和行業未來也提出了一些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把智能化改造項目的管理經驗推廣到河南廠區、云南廠區,作為后期工廠智能化升級的重要環節,持續落實相關作業環節的項目改造,并不斷完善,為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提供源動力。值得驕傲的是,這一次改造是我們喬治白自行立項和獨立實施的技改項目,在智能制造領域當了回服裝行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行業的交流中,喬治白愿意與各位行業同仁分享項目經驗,為中國服裝行業的進步提供一些探索經驗。”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shishang/33662.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