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對嬰幼兒照護與健康養育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一系列補貼政策的相繼實施,彰顯了對低齡兒童成長的全方位關懷。在這份關懷中,兒童足部健康作為生長發育的關鍵環節,同樣需要家長給予高度重視。
0-4 歲兒童足部骨骼、肌肉尚未發育成熟,寶寶在不同的成長時期會呈現不同的步態特征。對此,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運動醫學與康復醫學中心主任、廣東省備戰奧運會醫療保障專家張新濤在接受采訪時就提醒:結合國家對嬰幼兒健康養育的支持導向,家長在利用政策紅利為孩子提供成長保障時,也應重視科學選鞋,他建議孩子應該根據 0-4 歲不同階段的學步特征選擇適配鞋具,為孩子的足部健康筑牢“防護墻”。
足踝健康是科學運動基石,正確穿鞋成關鍵
此前,在第二屆科學運動與足部健康管理研討會暨青少年運動安全與少兒綜訓鞋研發創新論壇上,張新濤教授圍繞“關注健康,從守護足踝開始”做出闡述,強調足踝健康是科學運動的基石。
張新濤教授指出,足踝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具有行走、運動負重、減震等重要功能,從孩子的日常行走、站立,到跑跳都需要健康足踝的支持。當身體處于站姿時,踝關節幾乎承受了身體的全部重量;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兒童活潑好動,行走跑跳時,踝關節所承擔的負重可以達到體重的5倍。但對于正在生長發育的兒童而言,足踝肌肉、骨骼都還沒有發育完全,足踝部位具有“不穩定”“變形度大”等特點,容易受到外部影響。因此,更要密切留意兒童足踝發育情況,關注足踝健康。
針對上述問題,張新濤主任進一步提醒,正確穿鞋對保護足踝有一定重要性,建議根據不同年齡段、不同足踝情況、不同學步需求來挑選鞋子,才能更好地保護足踝。
不同學步階段需求不同,根據學步需求選鞋
0-4歲兒童足部處于快速發育期,從蹣跚學步到穩健行走,步態特征和學步需求不斷變化,因此,張新濤主任建議0-4歲兒童可針對不同的學步階段、學步需求選鞋,有助于培養正確的走路姿勢。
對于學步期兒童具體如何正確選鞋,張新濤教授繼續深入解析:約8-15歲月齡爬行期至學步期的寶寶,走路重心不穩,需要多鼓勵赤足行走,增強抓地感;而在室外,為了保暖及避免寶寶足部受傷,應為寶寶選擇有超薄鞋底的鞋子,既能保護雙足,又能幫助寶寶培養平衡力。
對于約16月齡-3歲學步期的寶寶,此時他們已經能獨自站立,蹣跚邁步,選擇前足1/3處易曲折的學步鞋,能夠幫助寶寶容易起步,更好地培養正確步態;此外,這個時期的寶寶行走時間增加,雙腳開始長時間承托體重,學步鞋需有較硬后跟杯及全接觸鞋墊,幫助培養正確步態的同時,保護足踝,提升學步時的舒適度。
而針對約2-4歲穩步期的寶寶,這個階段的寶寶走路穩定性變好,但足弓大多被厚厚的脂肪遮蓋,可能會出現假性扁平足等現象,因此需要一雙有三維護足概念的鞋子,搭配加硬后根杯穩定后跟骨,全接觸鞋墊契合腳型,有助于寶寶足部健康發育。
張新濤主任表示,目前許多學步鞋都結合兒童不同學步階段的足部特點進行針對性設計,如江博士健康鞋,更好地滿足了兒童在不同階段的學步需求。
在研討會上,作為全國唯一家庭健康鞋品牌——江博士健康鞋的代表,香港理工大學生物力學碩士、江博士健康鞋足部產品研發及應用中心總監梁嘉榮總監也詳細介紹了兒童學步鞋的設計理念。據介紹,江博士健康鞋綜合人體生物力學、材料學、鞋類設計各專業研究結果,根據足部發育的不同階段以及步態特征而設計。其中,江博士兒童學步鞋根據0-4歲寶寶寶寶在不同階段的學步需求,分為“嬰兒步前鞋”“幼兒學步鞋”“幼兒穩步鞋”三個階段,分別采用“赤足”“易曲折”“三維護足”等概念設計,更好地提兒童升學步時的舒適度。
足踝健康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基石,而選對鞋子至關重要。建議遵循專家意見,0-4歲的兒童根據不同成長階段的不同學步需求選鞋,不僅能保護足踝、培養正確步態,更能讓他們在每一步行走中感受到舒適與安全,為足部健康打下堅實基礎。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shenzhen/55634.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