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伴隨著最后一塊預制橋面板精準就位,標志著貴州仁懷至遵義高速公路大發渠特大橋橋面順利合龍,大橋主體建設完成,為全線早日建成通車奠定了基礎。
大發渠特大橋位于七一勛章獲得者,時代楷模黃大發的家鄉——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與大發渠相交大橋全長1427米,主跨410米,橋寬33米,是預應力砼先簡支后結構連續T型梁及上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為仁遵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之一,整座橋重量超過當前世界最大跨徑鋼管混凝土拱橋的大小井特大橋
貴州橋梁集團仁遵高速第五合同段項目經理任達勇介紹,大發渠特大橋設計橋面板共356塊,橋面板單塊長7.96米,寬4.33米,重約30噸為了確保橋面板鋪裝進度,項目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將橋面板鋪裝進度從原有一天4塊提升至16塊
大橋主橋橋面到河面高度約281米,大橋地處峽谷之間,地勢險峻,修建十分不易,屬施工難度極大的橋梁任達勇告訴記者,為保障全橋356塊預制橋面板鋪裝完成,項目部提前周密部署,合理組織人員,多種大型機械設備嚴密配合
貴州橋梁集團仁遵高速第五合同段項目技術負責人鄭鵬鵬說,在大橋施工前期,受地形地貌,地質條件和自然環境的多重限制,項目技術團隊在傳統纜索吊裝施工方法上開展技術攻關,通過自主設計的大噸位無塔纜索橫移裝置,順利解決了山區特殊地形地貌大跨度大噸位纜索吊裝施工。仁遵高速是《國家公路網規劃》中滬蓉高速G42的聯絡線G4215成都—遵義聯絡線的組成部分,預計2022年全線通車后將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國家高速公路網,貴州省以及遵義市路網結構,對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以及革命老區與中國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等有重要意義。
鄭鵬鵬介紹,在項目施工過程中項目技術團隊還陸續完成了《便攜式背索群錨連接施工工法》《大跨度承重索邊跨轉向施工工法》等多項工法及專利。
大發渠特大橋建成,仁遵高速通車后,遵義市區到仁懷的車程將由現在的1小時30分鐘縮短到30分鐘,這條雙向六車道的城鄉大動脈,將讓民眾生產生活更便利,農產品外運更便捷,有力促進當地旅游產業的發展和農土特產的外銷。
仁遵高速是《國家公路網規劃》中滬蓉高速G42的聯絡線G4215成都—遵義聯絡線的組成部分,預計2022年全線通車后將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國家高速公路網,貴州省以及遵義市路網結構。。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