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大福集結傳新青年,發掘傳統文化歷史文脈
2024年3月23日,由共青團深圳市委員會和深圳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指導,鄭家純青年發展專項基金、周大福珠寶集團主辦的周大福第三季「傳新青年」中國傳統工藝文化傳承挑戰賽——全國總決賽在深圳圓滿收官!
(深圳總決賽市集現場)
賽事以來,共有來自全國150所高校,近600名大學生組成的100支團隊報名參賽,歷經7個月賽程,通過線上課程學習、線下工作坊體驗、實地調研拍攝和飛行輔導,至總決賽前期,共角逐出19支優秀團隊帶著拍攝作品和非遺工藝匯聚在決賽現場。通過擂臺路演、市集擺攤向觀眾展示非遺文化,終決出全國總冠軍、亞軍、季軍及最具人氣團隊!
本季賽事分設民族、城市兩大主題賽道,周大福「傳新青年」致力于挖掘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號召全國各地有文化認同感和使命感的高校學生,通過實地走訪調研,深入挖掘小眾非遺工藝,用全新的視角和感受,向我們展示了一份份極具價值的調研報告和非遺紀錄片,將非遺工藝帶入大眾的視野,激發年輕一代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
(深圳總決賽舞臺展示)
二、賽程回顧
賽程一:傳令集結
賽事自2023年9月1日發布傳新令至今,集結了全國150所高校近600名大學生報名,他們組建團隊并選擇調研方向,通過兩門線上課程學習《調研方法與報告寫作》與《非遺影像拍攝與剪輯》,為傳新探尋之旅夯實技能基礎。
為幫助學生能更加切身體驗傳統文化,并了解實地調研過程,賽事分別在廣州、北京、蘇州、西安開展了四場線下工作坊體驗,每場工作坊邀請文化講師分享傳統文化調研經驗,邀請當地特色文化非遺傳承人帶領學生進行體驗非遺工藝。讓學生沉浸式感受非遺魅力,學習調研方法,模擬實地調研過程。
(區域工作坊照片節選)
賽程二:探尋寶藏
賽事特邀了深耕非遺領域的專家學者民俗學博士苑利老師、非遺文化傳播學者黃秀萍老師擔任本賽段評委,共遴選出20支團隊成功晉級到探尋寶藏階段。
主辦方為各晉級團隊準備了探索行囊、賽事協助函和2000元探索盤纏。在團隊實地調研的前、中、后期,針對調研報告和視頻紀錄片兩大作品,設置飛行導師為每個團隊進行一對一輔導,高效助力傳新青年完成作品。
(探尋寶藏階段賦能加油包)
賽程三:煥新決賽
總決賽以非遺市集+現場路演的形式進行,19支團隊帶著來自全國不同地區的手工藝文化來到決賽現場。傳新青年化身文化使者,跨越地區和時空的界限,給大眾帶來一場極致的文化盛宴。
釉彩富麗多姿的嵌瓷、兼具天然美態與精湛雕技的竹根雕、流傳千年神秘的黎族骨器、體現青山疊翠,秀水漣漣的桂林福利畫扇及療愈身心的本草香品等19項傳統手工藝吸引了絡繹不絕的游客參觀體驗,活動現場人潮涌動,有的在非遺小攤前駐足良久,細細觀賞手工藝品,有的在體驗區學習獨具匠心的古老手工技藝,有的在擂臺下聚精會神地觀看傳新青年鏗鏘有力的宣講……人們在活動現場盡情感受著傳統文化的魅力,盡情地享受著這場文化盛宴。
(深圳總決賽市集現場)
在擂臺路演區,19支團隊依次進行8分鐘的項目匯報及3分鐘評委問答,最終依據評委評分、現場人氣投票等綜合評選出冠軍、亞軍、季軍及最具人氣獎團隊。
最終,我是一條龍團隊(客家埔寨火龍項目)獲得全國總冠軍;潮滿春盛團隊(潮汕竹器項目)獲得全國亞軍;山月有心團隊(壓絲嵌寶項目)與一六零零團隊(確山打鐵花項目)獲得全國季軍;依據現場大眾投票結果,骨氣東來(海南白沙黎族骨器制作技藝項目)獲得最具人氣團隊獎!
(深圳總決賽獲獎照片)
三、周大福「傳新青年」 推動傳統文化走向大眾
通過本次賽事,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年輕人在探索傳承非遺文化的方法和意義,我們堅信中華文化瑰寶有匠人守護,有青年人注入新鮮血液,在一代一代人守正創新之下,定會在歷史長河中有更加燦爛耀眼的未來。
周大福始終秉持著堅定的文化自信,關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覺承擔著傳承文化遺產、弘揚民族精神的使命。通過搭建青年與傳統文化溝通的橋梁,攜手青年力量,找尋傳統文化魅力,共同挖掘古老工藝。守護根脈,傳承華章,用行動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承!
(深圳總決賽合影)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