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上半年的內江農業農村工作成績單,其中一項指標引人關注:農村居民實現穩定增收,我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22元,同比增長13.6%。
9722元的背后,有何顯著特征13.6%的背后,又是什么原因
農民增收的三大主要特征
根據國家統計局內江調查隊分析,收入水平和增速排位全省靠前,兩年平均增速高于2019年同期,四大項收入全面增長這是上半年內江農民增收的三大主要特征
從全省橫向來看,收入水平和增速排位全省靠前內江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絕對額比全省高422元,收入水平居全省第7位,增速比全省高0.4個百分點,較一季度回落3.0個百分點,保持兩位數較快增長,增速居全省第7位,保持全省第一方陣
從內江縱向來看,兩年平均增速高于2019年同期上半年,我市農民收入延續恢復增長態勢,較2020年上半年增長13.6%,較2019年上半年增長22.6%,兩年平均增長10.7%,比2019年上半年增速快0.7個百分點,高于城鎮居民2.5個百分點,高于全年預期目標4.6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四大項收入全面增長,彰顯了內江促就業,保民生的力度和溫度。
——工資性收入穩步回升
——轉移性收入增收貢獻最大農民人均轉移凈收入3121元,增長15.3%,增速較去年同期提高0.9個百分點,比2019年上半年增長31.9%,兩年平均增長14.9%,轉移凈收入對農民增收貢獻率35.5%,拉動可支配收入增長4.8個百分點,在四項收入中貢獻最大其中,農民家庭外出人員寄帶回收入增長18.5%,是帶動農民轉移凈收入增長的主要因素
——經營性收入較快增長農民人均經營凈收入2644元,同比增長16.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7.4個百分點,比2019年上半年增長27.2%,兩年平均增長12.8%,經營凈收入對農村居民增收貢獻率為32.2%,僅次于轉移凈收入
——農民人均財產凈收入162元,增長18.3%,占比最小。
農民增收的三大主要因素
在全市經濟持續平穩恢復,穩中加固,穩中向好的大背景下,農民增收有支撐,有底氣。
根據分析,宏觀經濟形勢向好,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消費市場持續回暖,是農民增收的三大主要因素。
上半年,全市經濟持續恢復回升,經濟發展呈現穩中加固,穩中向好的態勢,糧食生產穩定,生豬生產持續恢復,家禽出欄增長,水產消費旺盛,農業生產好于預期,制造業PMI連續6個月高于50%,主要經濟指標同比保持兩位數增長,為農民增收奠定良好基礎。
同時,全市疫情防控有力有序,穩就業措施有力,勞動力需求回升,全市農民外出務工規模保持117萬人以上,在大力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政策下,農民就近就業形勢持續向好據農民工監測數據顯示,二季度平均工資水平4798元左右,同比增長9.1%,上半年外出務工人員有效工作時間約5個月,較去年同期增加一個月左右
此外,今年以來,擴內需,促消費政策持續發力,消費市場穩定復蘇,帶動居民經營性收入增長上半年,全市網絡交易額居全省第三位,農村網絡零售額和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大幅增長餐旅服務業強勁回升,鄉村旅游經濟效應凸顯,為農民經營凈收入增長注入活力上半年農民第三產業經營凈收入增長29.8%
根據國家統計局內江調查隊分析,上半年,我市農民收入增速較一季度回落3.0個百分點,保持與經濟增長同步,但三季度和全年農民增收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下半年,需進一步鞏固農民增收基礎,穩定農民工就業,加強技術指導和政策引導,提升農業經營穩健性,加強部門會商,促進內江農民實現持續增收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new/19000.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