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開辟新高地產城新融合——上海臨港新區拔節成長
新華社記者何新榮,楊友宗
走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區,到處都是如火如荼的施工現場在這片東海沿岸的灘涂上,特色公園和商業建筑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
在上海自貿區增設新港區是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中央政府交給上海的三大任務之一自2019年8月20日揭牌以來,臨港新區共簽約項目765個,投資4478億元同時,臨港新區已基本形成以五自由一便利為核心的制度型開放體系框架,正在打造服務新發展格局的開放新高地
在臨港新區開放兩周年之際,集成電路企業上海漢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將建設新的碳化硅產業基地,開發碳化硅器件和模塊。
伴隨著新區的壯大,我們也從一家5人的小公司成長為一家在國內外擁有4家控股子公司的公司漢芯科技負責人許飛說
集成電路企業的快速成長得益于臨港新區提供的從芯片材料到制造的產業生態在這里既能找到供應商,又能找到下游企業,效率非常高許飛說
前沿產業是新港區建設的壓艙石兩年來,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領域投資超過2000億元,一批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產業重點項目相繼落地2021年上半年,臨港新區工業產值同比增長80%以上
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商業化應用,在人工智能領域,鼓勵企業開發醫療輔助診斷軟件系統.上海市發改委主任華遠表示:以應用場景為導向,上海將在臨港新區出臺一系列更精準的產業政策。
整合改革創新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8月初,上海港東北亞空箱調度中心落戶臨港新區洋山特別綜合保稅區除了新建45萬平方米的集裝箱堆場外,調度中心還將提供集裝箱修理,集裝箱交付等配套服務,吸引空箱資源在此集聚
臨港新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趙表示,空箱調運中心作為國際航運樞紐的配套服務,不僅將豐富上海港的航運服務功能,還將優化東北亞集裝箱資源配置,緩解一箱難求的問題。
交通自由是打造新港區開放新高地的重要內容。促進投資自由,臨港新區迎來國內首家外資控股合資商業財富管理公司和首家外資獨資金融科技公司,促進貿易自由,關閉運營洋山特別綜合保稅區,構建全新海關監管模式,促進資金自由,臨港新區率先在全國試點境內貿易融資資產跨境轉移.
伴隨著五自由一便利制度的完善,臨港新區逐漸成為吸引外資的新高地統計顯示,今年1—7月,臨港新區外商投資4.37億美元,同比增長55%
經過兩年的努力,臨港新區機構開放體系框架基本形成市委常委,臨港新區黨工委書記朱表示,下一步,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我們將在金融,增值電信,跨境數據流,教育,醫療等領域,努力擴大對外開放
提升城市能級打造沿海未來城市
臨港新區
推進現代化新城建設,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是臨港新區未來發展重點之一上海發布的最新意見提出,支持新港區公共服務資源適度配置,包括完善住房供應和保障體系,優化教育資源布局等
補短板,拉長長板,從一片灘涂到一座濱海未來之城,臨港新區現代新城建設的美好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朱錨定建設經濟特區的發展目標,表示將深刻把握新港區與浦東新區在改革開放聯動,創新發展協同等方面的關系,充分發揮1 1 > 2的綜合優勢,在新的起點上再創佳績。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finance/10070.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