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調查報告9日發布報告顯示,包括新發現的115個石窟在內,四川現存石窟2134個,居全國之首
根據消息顯示,為全面掌握四川石窟現狀,為今后保護利用奠定基礎,四川于2020年11月啟動了石窟專項調查四川省考古研究所,高校240余名調查人員,歷時8個月,對20個市的2953處文物遺址進行了調查,并于最近幾天完成了專項調查報告
四川石窟造像數量多,分布范圍廣,以中小型石窟為主,始于北朝晚期,盛于唐宋它們具有很強的地域獨特性和時代特征濃郁的民俗特色是四川石窟的特色,也是其獨特價值的體現
報告顯示,在四川現存的2134個石窟中,有33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1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16個市州級文物保護單位和233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作為考察組組長之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姚俊介紹,新發現的115個石窟遍布綿陽,瀘州,廣元,樂山,南充,甘孜等11個市,唐宋時期精品石刻眾多,其中遠至唐代的就有35處。
調查組專門制作的四川石窟分布密度圖顯示,成都,資陽,巴中,南充有200多個石窟,其中甘孜州,涼山州分布密度最小,不足10個。
調查結果表明,四川石窟存在風化,水蝕,失穩,發霉等多種病害其中結構不穩定833起,水毀1384起,生物病害1574起
四川省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專項調查最大的成果就是摸清了四川石窟的家底,摸清了基本病害,為構建科學有效的保護體系提供了重要依據。
根據消息顯示,四川未來將出臺石窟保護利用實施方案。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wenhua/8850.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