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里有了小寶寶后,所有重心都會轉移到ta身上,吃什么比較好,用什么最合適,這些都是爸爸媽媽關心的營養問題。營養是否跟得上直接決定了孩子的發育狀況,其中補鐵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項。
補鐵對寶寶生長有哪些好處
在孩子成長發育的時期,對鐵的需求量是巨大的,剛出生的嬰兒攝取的鐵元素一般來自于母乳中,同時對于小寶寶來說,攝取一定量的鐵可以促進自身的發育,還能夠增加對外界病菌的抵抗力。
鐵能夠促進血色素合成,還可以刺激紅細胞的發育,從而大大預防了孩子的挑食厭食的情況發生。
根據研究表明,每周補充一定的鐵會讓孩子的PIQ、FIQ遠高于沒有補鐵的孩子。
這2類孩子最容易缺鐵
01攝入量不足
膳食營養因素是引起兒童尤其是嬰幼兒缺鐵性貧血發生最常見的原因。
人體代謝每日所需的鐵元素主要來源于循環中巨噬細胞吞噬已經衰老的紅細胞產生的(每日約有25mg),而每日從膳食中攝取的鐵元素僅1~2mg。
嬰幼兒期是人生長發育的高峰期,體質量和血容量增加幅度大,因此對于膳食鐵需求較正常成人增加6倍。并且以谷物為主的膳食可因谷物中的植酸影響鐵吸收,從而降低鐵的生物利用度。
如果再加上喂養不當( 如未及時添加含鐵的輔食)、飲食結構不合理如含鐵食物添加少、長期素食等都會造成攝入量不足。
02先天性儲備不足
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就開始為自己出生后的“生計”做打算了,吭哧吭哧往身體里儲存鐵,留著自己出生后使用。
所以6月齡前寶寶所需要的鐵基本上來自于胎兒時期的儲備鐵,單純靠母乳是不能滿足寶寶對鐵的需求的。
但如果媽媽孕期缺鐵,圍產期出血,或寶寶早產、是雙/多胞胎等,導致媽媽無法給胎寶寶提供充足的鐵儲備,也會導致出生后缺鐵。
寶寶缺鐵會有哪些危害
當機體出現缺鐵時,一般分為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
鐵減少期(ID),表現為血清鐵蛋白降低,暫無明顯有害的生理后果。
? 第二階段
紅細胞生成缺鐵期(IDE),表現為食欲低下,寶寶易出現煩躁、對周圍不感興趣的情況。兩歲以下的小寶寶鐵缺乏可損害其認知能力,即使補充鐵后也難以恢復。
嬰兒時期鐵缺乏的可怕之處在于,可能會導致不可逆的神經發育損傷,并且這一影響可持續至成年。
? 第三階段
缺鐵性貧血(IDA),出現身體發育受阻,體力下降,易患感染性疾病。
寶寶缺鐵并不是“突然”就缺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且在隱性缺鐵時期,家長是看不出來的。當真的能“看出”寶寶缺鐵時,那情況可能已經比較嚴重了。
大多數足月出生的寶寶自身儲備的鐵元素只夠持續到4~6個月,但隨著寶寶生長發育,自身對鐵元素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別擔心,以下3個方面做好預防
1、堅持母乳喂養,母乳中鐵吸收利用率高。
2、補充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水果,可以改善膳食中鐵的消化吸收率。
3、不論是母乳喂養還是配方奶喂養的寶寶,4~6個月后,需要陸續添加肉泥、動物肝泥、動物血泥、魚泥等含鐵豐富的食物。
如果孩子的飲食結構不利于鐵的獲取和吸收,那么期望通過膳食獲取來達到補鐵的目的顯然是收效甚微的。所以,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孩子的缺鐵情況口服補充液態鐵劑。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qinzi/8835.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