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紋小碗,白玉雕雙荔枝,竹雕荔枝香薰,荔枝壁掛,荔枝標本中新網記者16日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即將開展的《不辭長作嶺南人——荔枝文化展》上看到,一大波荔枝元素展品從廣東來到重慶,既為民眾帶來一場荔枝文化宴,也為眾人上了一堂荔枝科普課
《不辭長作嶺南人——荔枝文化展》由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和廣東省博物館共同主辦,共展出80余件以荔枝為題材或與其相關的陶瓷,玉器,木雕等展品,從自然,藝術,生活三個角度,揭開荔枝的自然奧秘,解讀荔枝的藝術形象,探究荔枝的社會文化內涵。
荔枝,原產于中國,以廣東,廣西和福建種植最為繁盛除了口感香甜,荔枝不僅有多子多孫,大吉大利,一本萬利等吉祥寓意,還是嶺南人甜蜜的味覺回憶和眷戀的故鄉情懷小小荔枝背后所承載的意義已遠遠超越了其作為一種地域性產物的自然屬性——不同時代,不同群體,賦予荔枝不同的歷史文化內涵
記者在展廳打探看到,展覽充滿科普性,什么是荔枝,荔枝的生長加工和保存運輸,廣東荔枝產業概況,荔枝的傳播等內容可讓市民系統了解荔枝的前世今生展覽不失人文藝術色彩,廣東省博物館館藏的荔枝元素陶瓷,玉器,漆器等文物,剪紙,廣繡,廣彩等非遺藝術品皆有亮相值得一提的是,現場還展出了5種荔枝品種的標本,富含趣味
從展覽有初始概念到正式落地,我們用了兩三年時間策展人殷忞說,博物館界此前對荔枝類藏品并沒有系統的研究,為此,廣東省博物館文博館員們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比如在眾多藏品中找出帶有關聯性的,確認館藏文物中的圖案到底是不是荔枝考慮到展覽的綜合觀感,工作人員在編排組合展覽時也做了系統考量
廣東省博物館館長肖海明在接受中新網等媒體聯合采訪時說,廣東省有2000多年的荔枝栽培歷史,其文化源遠流長荔枝文化展是嶺南文化的特色展覽之一,推出后已在廣東省多地巡展重慶是荔枝文化展出省巡展的第一站肖海明期待,在以展促兩館文化交流同時,讓重慶民眾更深刻地了解荔枝文化,并傳達荔枝大吉大利,紅紅火火的美好寓意
根據消息顯示,該展覽將于9月17日開展,持續至11月21日,免費對民眾開放。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