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宋元時期中國與世界對話的窗口,新設立的世界遺產地福建泉州展現了中國完備的海洋貿易體系,發達的經濟水平和多元包容的文化態度。
在世界文化遺產泉州:宋元元中國世界海洋貿易中心的22處遺產地中,完顏政遺址和泉州博斯遺址最近幾年來伴隨著考古發掘的深入,逐漸為世人所知。
南外的完顏政署和貿易署都屬于宋元時期的高級官署,反映了宋元時期泉州特殊的城市地位其中,南外宗正嗣是南宋時期管理遷居泉州的趙王室的機構通商航運司是宋元時期管理海上貿易的行政機構
展廳內大量翔實專業的文字介紹,古籍,家譜,匾額等實物展品,示意圖,圖表地圖等多種形式的圖表,考古過程記錄,主題視頻等新媒體和多媒體手段生動形象,便于參觀者理解展覽的空間設計也融入了很多別出心裁的創意,為參觀者營造身臨其境的體驗
清代道光版《晉江縣志》卷13《府志》記載:南外完顏政師外,大掃除門外,此師督府,改官建炎,又改成了師有懲教機構,紫心齋,芙蓉堂,池,天寶池,中厚坊
泉州市考古工作隊隊員付恩峰告訴記者,展廳展出的官字磚瓦,19瓣蓮印瓦,獸印瓦等建筑構件,以及水陸趙等墨印瓷碗底部的墨書內容,證明了建筑遺址的位置和性質,也與《晉江縣志》等歷史文獻的記載相互印證。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泉州開元寺南,蘇慶門西南的完顏政師遺址,是閩南地區科學發掘的第一件建筑方法獨特的宋元建筑遺存,也是目前考古發掘的唯一一處宋代完顏政師遺址。
南外完顏政遺址遺存的規格和豐富程度充分說明了它在宋元時期的重要地位南外宗正寺的設立,加強了國家政權對泉州海上貿易的推動,進一步證明了宋代以來泉州在海上貿易中的重要作用
石博塔寺考古發掘出土的文物包括建筑構件,陶瓷和一些銅幣等傅恩峰說,考古發掘揭示了宋元時期的磚樓,石墻,石墩,石構,鵝卵石路面等建筑基礎,先后出土了脊獸,花磚,書寫磚等大量建筑構件,以及青瓷,蛋白釉瓷器等高級陶瓷
考古發掘的結果明確了這里存在高級官署建筑,而‘監督’浦口’文字磚的發現進一步證明了該建筑群就是泉州博斯舊址傅恩峰說
從展出的《諸蕃志》 《島夷志略》等歷史記錄來看,在貿易部成立140年間,與泉州建立聯系的海外國家和地區從32個增加到99個。
伴隨著泉州申遺成功,南外完顏政遺址和石佛寺遺址吸引了眾多游客的目光未來將建成遺址公園,展現南外宗正寺的千年風華,讓游客感受推動泉州港快速崛起繁榮的皇家密碼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wenhua/10710.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