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氏山的摩崖造像造型豐富。
中國石窟藝術歷史悠久,分布廣泛有人說,如果說北方石窟是中國石窟藝術的上鋦,那么巴蜀石窟就是下鋦
邛崍市是成都石雕分布最集中,規模最大的地區在邛崍市大通鎮井溝村,隱藏著約1000尊孫氏山摩崖造像
最近幾天,華西報和封面新聞記者來到邛崍市大通鎮井溝村,探尋山摩崖造像背后的秘境故事。
邛崍主要有三個石窟。
四川石窟造像數量多,分布廣,始于北朝晚期,盛于唐宋,具有很強的地域獨特性和時代特征而且四川石窟以中小型石窟為主,因此民間性強是四川石窟的特點,也是其獨特價值的體現
其中,邛崍市是成都石雕分布最集中,規模最大的地區其佛教石刻藝術體現了中晚唐不同的風格,承載了唐代佛像的藝術靈魂根據消息顯示,邛崍主要有三個石窟,分別是邛崍市大通鎮孫氏山摩崖造像,林瓊鎮盤陀寺摩崖造像和化智寺摩崖造像2006年,邛崍石窟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約有1000尊雕像。
在距成都約2小時車程的邛崍市大通鎮井溝村,有一座令人嘆為觀止的唐代佛教摩崖造像,即孫氏山摩崖造像這里為什么叫孫氏山有人說,因為被懸崖環繞,卓立的一座山峰高聳入云,看起來像竹筍,所以它被稱為孫氏山根據消息顯示,石孫山摩崖造像最早出版于唐代,背朝東,背朝西,刻于摩崖之上雕像龕分為兩段,北段一層,南段兩層它們水平分布在巖石上,長120米,高40米,從東到西,共有33個壁龕,約1000尊雕像
孫氏山摩崖造像內容豐富,主要取材于佛教故事佛像包括釋迦牟尼,觀世音菩薩,天王,文殊,力士,天妃,舞曲等除了佛像,這里的建筑也有自己的特色,包括寺廟,塔,亭,橋池,船船等其中,北段是孫氏山的精華,佛像雄偉壯觀孫氏山最大的雕像屬于彌勒佛,高約8.3米,左右兩側有兩個菩薩揚言要伺候天王和金剛力士的雕像代表著力量的象征,他們的職責是用力量守護佛法飛天雕像手持蓮花,從天而降她的腰部下部向上彎曲,幾乎成90度直角
邛崍孫氏山摩崖造像雕刻精美,線條流暢,人物自然,內容豐富,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對研究唐代佛教石刻藝術具有重要價值。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shehui/14520.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