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莽同星TSMaster虛擬儀器軟硬件平臺創始人上海同星智能有限公司
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同濟大學基金資助項目
今年,是莫莽創業的第15年。2009年,碩士畢業于同濟大學汽車學院車輛工程專業汽車電子方向的莫莽毅然開始了畢業即創業的生活。其實,早在2006年,莫莽就已在創業領域小試牛刀,那是他第一次創業,從事健身器材領域的儀表研發、制造,最終因為各種制約而無疾而終。談及15年的堅持,他用最淡然的語氣說著最堅定的話:“還是對創業有一定熱情,希望做一些別人做不到的事,希望能夠開拓新的領域去做自己想做的。”創業熱情,是一種偉大的力量。至少在莫莽身上,我們能看見這份熱情帶來的回報。2020年4月,上海同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發布核心產品——基礎工業軟件“同星TSMaster虛擬儀器軟硬件平臺”,一款面向自動控制、科學測量、智能制造等領域,具有硬件跨品牌、軟件跨平臺特點的虛擬儀器平臺。這款產品一經投入使用,便在行業內收獲了大波粉絲,迄今為止,已有超1000家企業開始使用這款創新軟件。能如此快速在業內受到關注認可,這是莫莽第4次轉行創業時完全沒有想到的,“其實,這款產品我們并沒有主動的去做一些推廣,客戶都是行業內人士使用后互相推薦,然后主動找到我們的”。
01瞄準國內“卡脖子”行業,破除痛點
2021年7月16日-18日,首屆工控中國大會暨工業軟件產業鏈供需對接會在蘇州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錢鋒在會上提到,工業軟件是現代工業制造的“大腦”,是智能制造的“核芯”,卻是中國實現制造強國過程中的“薄弱一環”。工業軟件是中國制造業的短板,國產高質量工業軟件較為匱乏,也是被國外“卡脖子”的東西。這一困境早在2018年就引起了國家重視,“工業互聯網”概念已4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其中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出,發展工業互聯網,搭建更多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提升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種種政策保障無疑充分顯示了國家層面對工業互聯網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視程度。目前,國內工業軟件提供的服務并不能滿足企業需求,于是大量企業選擇高額選購國外軟件。在基礎軟件價格本就高昂的前提下,外國供應商卻不愿花費更大精力為不同企業提供定制化服務。看準這一行業痛點,莫莽和兩位合伙人決定在提供軟件基礎服務的同時,為企業提供升級化的定制服務——由企業提出希望獲得的軟件功能,莫莽及其合伙人在開發相應功能后提供相應服務。這種供需關系為他們吸引了眾多客戶,也在不斷的創新中豐富軟件功能。
莫莽團隊開發的產品
正是莫莽團隊看準了國家發展規劃,把握機遇,善用所長,投身到工業軟件產業創業中。而他更在意的是,我們中國需要有自己的軟件所屬權,不能總依賴于進口,只有將工業軟件生產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我們才能有更強硬的底氣應對國外工業化挑戰,同時能提升中國制造的國際影響力。
02“農村包圍城市”打法贏得先機“其實,我們也是被迫走上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莫莽團隊在創業前就已經了解到國外設備廠商長久以來已經是自上而下占領品牌優勢,包括高端用戶優勢,這一點是望其項背的。另外,據莫莽前期考察發現,國外同類型基礎軟件價格在十幾萬元到二十幾萬元不等,加之后續更高級的軟件服務,一次消費至少幾十萬。所以他們選擇在研發出軟件后,直接在極客自媒體和行業內的用戶群里推廣。通過行業用戶群,將基礎功能免費提供給工程師使用,獲得認可后再開展更加深度合作。“但是實際上,這種裂變的效果反而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一方面收獲了直接的企業客戶,另一方面我們本身沒想到的是,引起了行業里一些權威專家關注,這都是超越我們原來預計的效果。”用基礎軟件當做敲門磚,在得到客戶認可后,繼續提供更為強大的硬件服務,這樣的推廣方式幫助莫莽團隊贏得了行業內的眾多用戶。“我們需要跟客戶建立信任,并且我們也做到了。所以我們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是有很多客戶是主動找我們,我希望我們幫他做一些定制化的東西,或者說開發新功能。”從細分領域切入,鑄造壁壘,并逐步擴展外延。當然,對于企業用戶來說,純粹的低價并不能吸引其長期互利,實現產品利益最大化幫助其破解技術難題才是關鍵所在。針對這一特點,莫莽團隊在推出產品一年后,開始逐步開拓新資源合作模式,希望針對行業應用,如:專業技術方、分銷商、渠道方、集成商等,需求合適的合作伙伴,用不同方式和渠道將整個盤子做大。“這個領域,全球第一的設備供應商是德國的企業,疫情平穩后,我們也希望能夠帶著產品到國外,尤其是德國和美國參加展銷,期望能夠獲得市場頂級的認可。”03慢下來,做產品,這條路艱辛且堅定
2017年8月至今,莫莽的創業公司在同濟大學科技園的大樓上盤踞了4個春夏秋冬。期初創立公司時,他將方向定為“自動駕駛車輛平臺”的開發研究,但這項需要高成本持續投入的創業項目未能讓公司獲得等價收益,最重要的是這并不是莫莽創業的初心。莫莽的團隊由2名博士、1名碩士組成,雖然他們完全有能力、有實力去直接做一些掙錢快的項目。然而,在創業這條路上,他們選擇了厚積薄發——自主生產研發并在客戶反饋中不斷更新,創業起步階段為了能讓2名軟件主要研發者全身心投入,莫莽一人包攬了除軟件生產外公司管理、宣傳、財務等所有事務性工作。
莫莽與高校合作
工業軟件研發本身屬于技術難度較大的領域,加之所做產品屬于“高精尖”產業范疇,所以自主研發就成了“高門檻、長周期”的工作。“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國家沒有那么多的人愿意去做。雖然當我們擁有足夠大規模的用戶之后能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但是在初期我們必須要守住市場其他高回報的誘惑,就是一步一個腳印的,把基礎打好。”一年時間,產品服務超1000家企業,并吸引了國外客戶的注意,這是對莫莽團隊的持之以恒地付出最有力的肯定。“我們現在做的這個事情,實際上確實也是需要情懷和使命感去做,它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積累才能看到回報。”這種堅守不僅需要創業者極大的耐心和意志,更需要創業者家人的支持:“我非常感謝我的合伙人,和我們的家人能理解支持我創業,因為他們我才能堅定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如今,莫莽團隊所生產的基礎工業軟件已經在汽車、船舶等高端領域應用。為了能夠廣納人才、拓寬知名度,莫莽今年還將自主研發的產品推廣進全國高校。“學生是未來行業里的主力軍,未來工程師都有可能從他們中間誕生,所以希望能夠將我們的軟件推廣進擁有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生群體中間,一方面是培養用戶習慣,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夠在高校挖掘人才。”
莫莽團隊將產品推廣進上海高校
采訪中,莫莽不止一次提到,我國工業軟件自主研發落后于國外的現狀,他感嘆于德國等發達國家頂尖的工業制造技術,也對中國制造充滿信心。“非常幸運,我們國家已經十分重視‘卡脖子’工業軟件問題,這種缺失是對工業安全致命的問題,我們也很幸運趕上了國家政策扶持,比如園區會開設相關創業培訓課程、邀請老師一對一幫助我們解答問題避免走彎路,這些都是我在10年前創業所享受不到的福利。包括在創業基金會申請的天使基金,都是對我們這種野生創業團隊最大的幫助。”莫莽總是稱自己為“野生創業團隊”,從一人孤獨前行、到有幸遇到志同道合的另外兩位合伙人到小型公司,15年的創業經歷讓他更加堅定,執著走在創業路上。“我們希望能將TSMaster打造成像上海的城市精神那樣‘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采訪的最后莫莽如是說,“希望我們披星戴月的努力,能為中國制造的由大變強,做一點小小貢獻。”全球市場,那才是中國制造業的星辰大海。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shanghai/11571.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