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個戳心的問題:為什么我們總是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的人?
退休后的生活本該歲月靜好,可為什么有時一個眼神、一句話,就能讓幾十年的夫妻瞬間"劍拔弩張"?是對方變了,還是我們的心起了波瀾?
老師說:"管好念頭,就是管好人生。"這句話讓我恍然大悟——原來,幸福不在別處,就在轉念之間。
接下來,我想用我的真實故事和大家分享:如何在退休后重新學會"好好說話",讓家真正成為溫暖的港灣。
退休生活的甜蜜煩惱
我來自廣東普寧市,原來在機關單位上班,已經退休十年了。我的子女都成家立業了,家庭現在就是我與老伴二人,很簡單。從幸福家庭生活的角度來說,我的煩惱中有這么一個點:在與老伴的生活中,一旦遇上什么不順心的事情,我就比較容易激動,笑容立刻消失,眼神變得充滿“殺氣”,很傷人,臉色也黑黑的沉下來,老伴說我“變臉比翻書還快”。事后我常常覺得很后悔,因為這影響了家庭的和睦相處。一次翻臉鬧別扭之后,我與老伴往往會有一兩天冷戰,互不說話、互不搭理。
傷人的眼神,藏著可怕的念頭
在《奮斗的活法》的學習中,我學習了關于笑容和眼神的內容,感覺很受益。老師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支撐眼神的是念頭,眼神就藏在念頭里。有傷人的眼神,就是有抱怨、懷恨的心念。所以,管好自己的念頭非常重要。學習之后,當與老伴拌嘴時,一旦覺察到自己心情不舒服,我就按下“暫停鍵”,馬上去覺察自己的念頭,體會內心生起了什么念頭?然后在念頭上做功夫,進行理性的互動和處理,而不是像過去那樣馬上翻臉懟回去。
沖突變暖意!
一次“充電受阻”的雙贏化解
本來我原計劃七月底要去廣州參加一個培訓,我一說出口,老伴就馬上出來阻止,這讓我很不舒服。面對這種情況,我改變了過去的反應模式,沒有馬上翻臉,而是冷靜下來。
我先好好體會自己的需要(我的需要是,退休后我打算做心理咨詢,所以有必要經常出去充電學習,不能因為老伴反對就放棄自己的理想),同時好好體會老伴的心理(老伴其實是擔心我年紀大了獨自外出不安全,是關心我、愛護我,另一方面也可以節省一些開支)。
靜下心來后,我生起了對老伴的感恩之心,明白老伴的阻止也是在理的,我不能一味責怪她、埋怨她。就這樣帶著“一期一會”、“彼此顧念”的心,我的情緒越來越平穩,煩惱不再生起,眼神和臉色都變得平和、友善。隨后我對計劃做出了調整:決定不去廣州參加線下學習,改為在線上學習。這樣既照顧了老伴的需要,我基本也達到了想要學習的目的,相安無事。
一念之轉:我的家有了飛向幸福的翅膀
通過方子文化的學習,我體會到建設幸福家庭是我所需要的。無論是《愛與陪伴》,還是《奮斗的活法》,既有心法,又有干法,都非常好,值得好好學習和踐行。我要繼續從自身做起,并與周圍的有緣人一起,為建設百萬幸福家庭而努力,“飛,一直飛、一直飛、一直飛!”
來自奮斗的活法學員陳先生的分享。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new/55663.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