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手央視 打造重磅科普欄目
今年6月,中國化工博物館聯合央視《解碼科技史》欄目,在CCTV10頻道重磅播出專題節目《奠基——侯德榜與范旭東》。通過展示珍貴館藏,講述歷史故事,追憶侯德榜與范旭東等近代科學家為中國近代為民族化學工業作出的巨大貢獻。
這已不是央視與中國化工博物館的第一次合作了。早在2020年8月,央視科教頻道《解碼科技史》欄目組就曾以惰性氣體與現代工業、百姓生活的關系為主題,進行了專題欄目的拍攝。2021年3月,《解碼科技史》欄目組又邀請中國氮肥工業協會顧宗勤理事長,親臨中國化工博物館現場,以氮元素和氮肥對農作物和百姓生活的關系為主題,現場科普生活、植物、氮肥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為期兩天的采訪、拍攝。
作為國家級媒體央視之所以會選擇與中國化工博物館進行合作,就是看重化工博物館在化工知識普及、宣傳上做出的突出貢獻。作為中國首家涉及全行業的化工博物館。化工博物館館藏豐富,在這里可以清楚認識到近代以來我國化學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歷史。
承載百年歷史 緊跟時代步伐
中國化工博物館作為中央編制委員會批準成立的國家級行業博物館,收藏、展示了中國化學工業的百年發展歷程和重要成果。自2008年建成開館以來,化工博物館始終堅守著自己傳播化工文明,普及化學知識的使命。不斷結合時代發展的脈搏,通過更多窗口向大眾展示中國化學工業的輝煌立業之路。
規劃上化工博物館常設中國古代化工廳、近代化工廳、當代化工廳、化學工業廳、化學生活科普廳五大展廳,通過大量的文獻、照片、模型,化工文物等全方位展現中國化工歷史進程。并集合聲、光、電等多種方式讓參觀者身臨其境,感受化工魅力、學習化工歷史、了解科研成果,走進化工科學家生平,讓化工博物館的展示不再是冰冷的圖片與知識而是集合了科普、美學、藝術、趣味性于一體的新時代博物館形象。
多手段傳播 打造化工科學宣傳新陣地
面對日新月異的傳播手段和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化工博物館也積極結合自身優勢打造多維度展示窗口,讓化工博物館不再只是文物庫房或陳列空間,而是一個集合傳播、展示、科普、趣味于一體的化工知識海洋。
此前化工博物館通過線上征集的方式多次舉辦各類化學科普活動。2021年就結合世界博物館日推出諾貝爾化學百年郵票展,通過館藏珍貴郵票向參觀者展示偉大化學家故事。并且在現場通過化學魔法秀為來訪觀眾展示了一個“化工博物館奇妙夜”。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讓參觀者實地感受化學的奇妙樂趣。同時化工博物館還不定期開展化學實踐課堂讓參觀者們可以自己上手進行化學小實驗,這無疑讓化學這門科學離大眾更近了一步。
同時化工博物館也積極擁抱數字化傳播開展化博小主播、化學元素記憶挑戰、線上云展覽等活動讓更多公眾能夠通過互聯網的方式了解化工知識,傳播化工能量。
目前化工博物館每年的接待人數已達到2萬人次以上,并被評為“海淀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化學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也是中華民族輝煌歷史的親歷者和見證者。作為向大眾展示化學工業歷史脈絡的新窗口,中國化工博物館始終履行著傳播工業文明,講好中國化工故事,普及化工行業成果,弘揚科學家精神的職責。未來化工博物館也將為大眾奉獻更加精彩的化工故事、化學知識,讓更多人認識到化學工業的無限魅力。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new/29367.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