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不斷鞏固草原生態保護建設成果,4月10日開始,錫林郭勒盟2.5億畝草場陸續進入為期一個多月的春季休牧期,大草原正式開啟度假模式根據消息顯示,今年的休牧面積,時長,補貼額度均創下歷史新高
4月11日一大早,正藍旗桑根達來鎮巴音諾爾嘎查牧民孟根巴根那忙著為圈養的牛羊投放飼草在棚圈的背面是如小山般的青干草堆他說,去年入冬時,購置了20噸精飼料,150噸青貯飼料,40噸青干草,這些足夠他家牲畜吃到休牧期結束
正藍旗945萬畝草場自4月10日起全面開啟春季休牧模式在該旗,所有的畜種全部實行圈養,不得在休牧期內放任到草場上覓食
2018年以來,錫林郭勒盟全面實施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政策,每年春季休牧期間,通過政府儲備,牧民自籌及協調調運等措施,做好飼草料儲備工作據農牧部門統計,該盟每年儲備飼草3.5億公斤以上,為休牧期間飼草料供應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錫林郭勒草原,連續4年的春季休牧讓草場得到了進一步的休養生息,煥發了勃勃生機錫林郭勒盟林業和草原局草原資源管理科科長郭靜波說:去年,全盟春季牧草返青期監測結果顯示,全盟天然草地平均蓋度達到24.9%,平均高度達到7.4厘米,草原生態環境得到很大的改善
為了讓草原更好地休養生息,自治區頒布實施《內蒙古自治區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條例》在《條例》實施后的第一年,錫林郭勒盟將春季休牧時限由過去的30天延長至45天,涵蓋全盟所有旗縣市的2.5億畝草場
與此同時,錫林郭勒盟安排1.68億元,將休牧草場的補貼標準從過去的每畝0.75元提高到1.125元郭靜波介紹說,通過連續幾年的春季休牧,牧民的經營方式逐步由傳統的粗放分散型向集約規模化轉變,由單一的天然放牧向天然放牧與舍飼半舍飼相結合轉變,廣大農牧民保護草原生態的自覺意識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我們加強日常巡護檢查力度,保護好黃羊群在轄區內棲息,并給他們投放鹽磚,玉米等飼料,讓這些小精靈安全過冬。”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森林公安局民警格希格陶和特胡說。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new/24746.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