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原來都是除雜草,沒想到這個果園還搶著往樹下種草最近幾天,在臨沂市費縣舉行的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科技創新工程農業面源污染高效防控關鍵技術培訓及現場觀摩會現場,和果樹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費縣農民看了之后,直呼不可思議
觀摩會現場
其實,這里的草并不是雜草山東省農科院資環所所長李彥說,這是根據費縣丘陵耕地多,水系發達的特點,為其量身打造的農業面源污染高效防控關鍵技術和以往果樹下長得雜草不通,這里種的二月蘭,長柔毛野豌豆,箭筈豌豆等品種的草是經過反復試驗的,既有觀賞性,又能做肥料
在費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孫宗昭看來,省農科院帶來的這些技術對當地農業生產有很強的指導作用目前,費縣共有耕地面積160萬畝其中,山區丘陵地約占40%受傳統種植模式影響,用肥不合理,利用率不高,一直制約著當地農業提質增效孫宗昭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老百姓迫切需要科學施肥,配方施肥這些技術,農科院專家來了之后,給我們出了這些技術模式,對當地農業生產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根據消息顯示,這項技術如果成功,很有可能在全省推廣李彥表示,現在單項技術很難發揮作用,我們把它放在區域尺度,以費縣作為一個典型的區域,把整縣的面源污染防控技術,研究出個技術模式來,也可以在全省尤其是東部丘陵地區進行推廣
下壩村是省農科院中藥材研究所牽頭共建的省農科院鄉村振興農業科技引領示范村,也是省農科院中藥材研究所鄉村振興駐點村。2021年,省農科院中藥材研究所選派1名科研骨干常駐該村,以技術服務助力當地發展中藥材產業和康養旅游業。目前,當地已發展菊花200畝,菊花盛開時能吸引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加工后的菊花遠銷黃山,婺源等地,為下壩村鄉村振興注入了活力。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new/18616.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