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華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與湖南大學生物學院合作研發的《新冠疫情下病毒傳染的預測預警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應用》項目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雙方聯合在國際權威期刊《PeerJ》(JCR2區)發表了題為《利用搜索趨勢分析中國大陸新冠肺炎相關網絡用戶的行為特征:基于熱門詞匯和百度索引的信息流行病學研究》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報道了利用熱詞和百度指數平臺監控新冠疫情下中國大陸地區的人群行為模式。
2021年4月,由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生物治療學專業委員會主辦,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承辦的干細胞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專家共識研討會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與會專家經過充分研討,正式定稿并發布了我國首個《間充質干細胞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共識》,為國內間充質干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研究和臨床實踐提供了規范和指導。而在2022年,干細胞干預新冠得到了國家重點支持。國家科技部發布了“干細胞研究與器官修復”等重點專項2022年度項目申報指南,根據此前發布的申報指南(征求意見稿),重點專項涵蓋了干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等相關領域。
中國大陸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區,自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在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相關的信息流行病學研究方面,國內現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對確診病例或癥狀的前瞻性監測,然而COVID-19對公眾的實際影響以及不同群體隨后對COVID-19流行病的態度則往往受到忽視。因此,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討基于熱詞和百度指數,匯總用戶行為概況的可行性。本文首次設計了熱詞的二級分類系統(域和從屬熱詞),并通過時間序列、性別、年齡和地域分布驗證域和從屬熱詞能夠有效地即時監測新冠疫情對不同人群的影響,并在短時間內預測新冠疫情。與其他關于疫情的研究相比,該研究中用于篩選熱詞的算法更容易理解,方便靈活,結果與實際情況高度吻合。
因此,政府和醫療專業人員可以參考該研究提供的分析過程和結果,制定適用的政策,實時采取措施來監測疫情。未來,南華生物將繼續改進模型的算法,納入更多可能與疫情相關的參數,以供參考。
資料顯示:2021年5月,南華生物與湖南大學生物學院共同成立了湖南省公共衛生防疫工程研究中心。《新冠疫情下病毒傳染的預測預警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應用》項目是該中心的研究項目之一,旨在讓高新生物科學技術盡早服務于社會大眾。作為國資控股、主板上市公司,南華生物憑借在干細胞及免疫細胞技術方面的學術科研積累積極推進與省內外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共同開發有利于社會進步和產業發展的項目;發揮在生物科技領域內的引領示范作用,推動科研成果加速轉化落地,為國家新冠疫情的防治和防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keji/34948.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