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大地的老百姓種小米是為了自己吃,現在大家種小米是為了過好日子,換新房,買新車,日子越過越好。”國家稅務總局平泉市稅務局駐大地村扶貧工作組組長鄒鵬說起大地村的變化,感慨萬千。
大地村是位于平泉市西北部,距縣城50公里的七家岱鄉的一個貧困村,戶籍戶數505戶,1309口人,耕地1978畝,人均耕地面積1.59畝,屬典型的山區農業村。同時當地農民又有種植小米的悠久歷史,對發展小米生產認識高,經驗比較豐富,是發展小米生產的有利條件,可以大力發展優質雜糧生產。生態環境獨特而自然純凈,水質清潔,無污染,是農業多樣性的中心,適宜小米的大面積種植,有利于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發展。
“上一代農民可能就是簡單地追求高產,但作為新一代農民,我們更要追求高品質,所以這幾年一直在探索種糧的轉型之路。”在過去,貧困戶們種植的小米產量低,品質也不高,僅夠自家食用。2020年,鄒鵬開始探索生態有機農業。
大地這個地方空氣好,沒有工業企業,整個生長環境特別好,土壤、溫度、濕度、氣候條件都適合種植高品質的糧食。正是看準了大地村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傳統種植產業基礎,因地制宜,鄒鵬主動提出扶持貧困村發展優質生態小米特色產業,不僅在2020年初為大地村42戶貧困戶免費發放了高品質的小米種子,還多次邀請專家到谷子基地進行技術指導,并與貧困戶簽訂了保底收購協議,對村民種植的有機小米進行統一收購加工銷售,既保證了小米的品質,也為后期收購保駕護航。
在鄒鵬和村民們的努力下,有機小米讓大地的貧困戶初嘗甜頭,但他更希望讓有機小米產業發揮更多的光和熱。他帶頭成立村集體企業河北森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依托公司“訂單”,示范帶動大地村越來越多的村民通過這一特色產業脫貧致富。為了進一步提升小米品牌影響力,鄒鵬為其注冊了商標“遼哈源”、辦理了食品流通許可證,向鄉村振興局申請加入了832平臺,也聯系了平泉市稅務局、灤州市稅務局等進行定向采購,擴寬銷售渠道。并且通過發展小米產業,他探索出了一條“訂單種植、品牌營銷、盈利反哺、扶貧助學”的扶貧模式,實現貧困戶持續穩定脫貧。大地村的小米產業扶貧模式在實施后,種植有機生態小米500畝,產糧100噸,收入近200余萬元,帶動了全村80%貧困戶實現增收,幫助11名貧困學生繼續完成學業。
90后小伙子鄒鵬是國家稅務總局平泉市稅務局的一名稅務干部,2019年看到扶貧工作的通知后,他立即主動申請加入了單位定點扶貧工作隊,將自己釘在了扶貧的一線,扎根農村,并被任命為大地村“第一書記”。他深知要想打贏扶貧攻堅戰,必須堅持輸血與造血并舉、扶貧與扶智并重,把貧困人口“扶上馬,送到底”,最大限度發揮脫貧攻堅的稅務力量。想到便要做到,做到就要做好!接下來個工作中,他將帶著稅務人篤定的信念,踏著鏗鏘的步伐持續行進在鄉村振興路上。(王宏磊)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hebei/24205.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