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擁有近27萬粉絲的旅游博主“老莫”和40萬粉絲的本地生活博主“遇見廣西”相繼在抖音平臺發布視頻,迅速引發熱議。視頻中,欽州的美景令人神往,卻也不乏共享單車、電動車亂停亂放甚至擠占盲道的刺眼畫面,引發本地市民與外地游客對城市管理的擔憂。
雙重欽州:自然瑰寶與城市“傷疤”
視頻里,欽州展現出令人心動的魅力:被譽為“海上大熊貓”的中華白海豚在三娘灣海域嬉戲,大蘆村鐫刻著歷史印記,園博園綠意盎然……這些畫面讓網友直呼“大美欽州”“確實美”。然而鏡頭一轉,城市街道的景象卻令人皺眉——大量共享單車、電動車肆意停放在人行道、盲道甚至機動車道上,形成雜亂的“鋼鐵叢林”。視頻中,一位本地市民用欽州方言無奈表示:“人多時會絆倒啊!”更有網友在評論區直言:“欽州確實這個共享電動車都是亂停,景點是美,某些人的素質就是有待提高。”
亂象叢生:安全隱患與城市形象的雙重沖擊
在欽州,視頻反映的問題普遍存在:
盲道變“停車場”:多處人流密集場所的盲道被共享車輛完全堵塞,視障人士通行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人行空間被侵占:景區周邊、商業街區人行道被無序停放的車輛擠壓,行人被迫走上機動車道。
“鬼火少年”隱患:部分青少年危險騎行、不佩戴頭盔等現象時有發生,交通安全風險突出。
管理缺位明顯:缺乏有效的停車區域規劃和運維調度,車輛淤積、倒地現象頻發。
“共享本為便民,現在卻成了麻煩。”一位在欽州生活多年的市民表示,“亂停的車不僅難看,還經常擋路,尤其下雨天更糟心。”外地游客王女士則坦言:“欣賞完美景,一出來就看到滿街亂停的車,體驗感大打折扣。”
市民呼聲:相關部門強化管理,讓“共享”真正便民利民
面對日益突出的共享車輛管理難題,市民和網友紛紛建言:
“應合理規劃停放區域”:在熱門景點、商圈、交通樞紐周邊增設醒目的電子圍欄停車區,采用技術手段約束亂停。
“加強運維和執法”:企業需增加調度和整理人手,城管、交警部門對屢次違規停放實施拖移或處罰。
“引入信用管理機制”:將用戶亂停行為納入平臺信用體系,實施階梯式限制使用措施。
“提升文明意識”:聯合社區、學校開展文明騎行宣傳,鼓勵公眾主動規范停放。
網友對視頻的評論也表示,希望“有關部門能聽聽聲音,大家一起愛護欽州的美,杜絕不文明行為”。多位受訪市民強調:“管理跟上了,共享單車才能成為城市風景線,而非‘絆腳石’。”
期待行動:守護濱海名城的“面子”與“里子”
欽州坐擁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蘊,“大美欽州”已成為其閃亮的文旅名片。然而,共享車輛的無序停放正成為城市精細化管理的“試金石”。市民對便捷出行的需求與城市秩序維護之間并非不可調和。
我們期待相關管理部門、運營企業及廣大市民形成合力:以科學規劃明確“怎么停”,以技術手段落實“停在哪”,以有效監管約束“不亂停”。 唯有疏堵結合、標本兼治,才能讓共享經濟真正服務于民,讓每一位到訪欽州的游客,不僅能沉醉于白海豚躍動的碧波,更能感受到整潔有序、文明有禮的城市溫度。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guangxi/54791.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