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30日上午,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所長、農業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生態農業工作小組副組長王道龍,原中國農業科學院教授黨耀晨一行專家組蒞臨廣西供銷循環經濟產業集團(以下簡稱“循環經濟集團”)。廣西供銷社黨組成員、理事會副主任陸遠萬,社有企業管理處處長何新平出席座談。
座談會現場(梁若玎 攝)
陸遠萬在座談會上致歡迎辭,對專家組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希望循環經濟集團要持續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化供銷社綜合改革,在服務鄉村振興、助力農業農村現代化發揮供銷作用。參會代表通過國家重要農業資源臺賬系統構架下的各縣域天網視察了廣西供銷在南寧市武鳴區、百色平果市、崇左市龍州縣、欽州市欽南區等地建設的國家級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的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基地實時情況和縣域臺賬系統部署運行情況。
循環經濟集團特騁專家向專家組作匯報(梁若玎 攝)
會上,循環經濟集團特騁專家向專家組詳細匯報了實施集生態化種養殖、資源化利用、集約化種植、產業化融合“四位一體”“數治”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取得的階段性成效,介紹了包括“兩社合一”、產業發展、科技賦能、金融創新、數智升級的新模式。
同時,詳細闡釋了循環經濟集團在“十四五”期間將按照自治區領導要求完成建設200萬畝全程機械化、水肥化糖料蔗“數治蔗田”種植基地的戰略規劃,并對當前各縣(區)部署建設情況及遇到的“卡脖子”問題加以分析說明。
專家組充分肯定了循環經濟集團在畜禽糞污肥料化和能源化利用、助力建設國家重要農業資源臺賬系統數字化平臺中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黨耀晨表示循環經濟集團的實踐既能從源頭上解決禽畜糞污等農業有機廢棄物處理難題,又能通過有機肥還田改良土壤、提升耕地質量,真正推進了“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鄉村振興戰略。
隨后,專家組與循環經濟集團各技術骨干,圍繞當前循環經濟產業發展、國家重要農業資源臺賬系統縣域體系建設發展需求、亟待解決的問題展開深入交流。專家組非常看好循環經濟集團的綜合實力、創新模式和技術優勢。通過此次考察將國內先進科技和優勢資源導入,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共同推動縣域級生態循環農業產業化部署得以全面復制推廣,加快推動農業發展現代化、生態化、數字化、一體化,著力打造生態循環產業發展新格局。
王道龍所長結合廣西實際,從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的指示精神提出指導性建議:一是要深入落實數字中國農業數字化核心臺賬管理理念,加快完成國家重要農業資源臺賬系統縣域級部署,確保通過成果驗收;二是加強培育成熟的縣(區)進一步申報國家縣域數字化整縣推進項目,以數字技術打通鄉村產業振興“大動脈”;三是繼續為循環經濟集團引入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五院)農業衛星資源,打通國家最新農業遙感衛星系統,將大力支持循環經濟集團完成打造200萬畝“數治蔗田”精準臺賬數據的采集與有效數據校驗的任務目標。
作者:梁若玎
編輯:黃丹宇
校對:陳宇鑫
審核:黃丹宇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guangxi/39893.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