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年8月16日,記者張,撰寫的文章《雙碳目標下巨頭轉身:盛虹進軍新能源新材料》發表文章稱,8月初,2021年發布《財富》世界500強,洪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311位,較去年第一名躍升144位隨后,在2021年中國最具影響力商業領袖榜單中排名第6位的洪升董事長苗漢根宣布,洪升啟動戰略轉型,加快進入新能源和新材料領域
事實上,面對日新月異的石化行業,洪升對新能源和新材料的戰略布局已經啟動閆漢根告訴記者,特別是在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目標的指引下,洪升的轉型發展變得更加堅定有力
成長:從印染小作坊到煉化巨無霸
走進洪升,探尋這個世界級石化巨頭的成長之路記者發現,從印染到化纖,再到石油煉制,從一絲到一滴油,洪升走了一條自下而上沿著產業鏈不斷擴張的道路,它成長壯大的每一步都伴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
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席卷蘇南大地高中剛畢業的苗漢根選擇在蘇州吳江洪升村的一家村辦絲綢廠當工人1992年,鄧小平南巡的腳步激發了這個年輕人的創業夢想他接手了村里的小印染廠——洪升洗沙廠,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活很多人沒想到,一個小作坊式的印染廠在苗漢根手里一天天壯大經過一系列小魚吃大魚的并購,到1999年底,洪升已經成長為擁有7家印染廠的企業集團,全部實現了盈利
2002年,苗漢根將目光轉向產業鏈上游環節——化纖行業2003年,洪升啟動60萬噸熔體直紡項目,引起業界關注,2007年,40萬噸熔體直紡超細纖維項目投產,2008年,全球第一條專業PTT記憶纖維生產線建成,2011年,我國第一座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年產3萬噸PTT聚合裝置成功開工.伴隨著一系列高科技項目的投產,洪升成長為全國乃至全球化纖紡織行業的領頭羊
接下來,我們將向產業鏈上游延伸,進入石油煉化行業這是洪升發展過程中最驚心動魄的一步苗漢根說,2010年5月,號稱鼓勵民間投資的《財富》發布,隨后國家發改委規劃布局了包括江蘇連云港在內的七大世界級石化基地洪升抓住機遇,于2010年底在連云港成立了以生產高端化工新材料為主的四邦石化2011年,以生產PTA為主的紅崗石化誕生,2018年底,1600萬噸/年的洪升石化一體化項目隆重開工.至此,一個計劃總投資超3000億元的洪升石化產業園在連云港國家石化基地悄然成型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總投資677億元的洪升煉化一體化項目苗漢根表示,該項目引進吸收國際國內先進技術,打破國外產品壟斷,對提升我國石化行業國際話語權具有重要意義
從蘇南到蘇北,從印染到煉油,洪升的產業鏈一路向上,業務版圖不斷擴大,最終成長為世界級企業巨頭2020年全球500強企業名單出爐,洪升以278.69億美元的總營收排名第455位,在2021 《石化產業布局規劃方案》世界500強榜單上,洪升以384.4億美元的營收排名第311位
創新:從一根絲,一滴油到融合
談及洪升發展壯大的秘訣,苗漢根總結為兩個字:創新。
在創業之初,洪升的成功歸功于管理創新那是在紡織印染時期,苗漢根憑借一套在實踐中探索出的高效優質的企業管理模式,將一個小小的印染車間發展成為擁有7家印染公司的企業集團
洪升化學纖維工業的發展得益于關鍵的技術創新剛進入化纖行業時,他們瞄準超細纖維尋求技術突破,很快實現了0.5dpf的產品規格,在國內達到領先地位可是,一家日本公司率先實現了0.3dpf的超細纖維單絲細度,并自信地宣稱這是世界工業紡絲的技術極限
日本公司能做到,洪升也能做到,而且必須做得更好苗漢根下決心投資7億元在歐洲建立R&D中心,并與清華大學,東華大學等高校的研究人員合作,攻關超細纖維技術他將印染業務的大量資金投入到一絲的研發中,歷時兩年多,屢遭失敗后獲得成功
洪升0.15dpf超細纖維單絲迅速實現量產,迅速占領國內外市場現在它的產量已經超過了歐美日韓的總和,位居世界第一隨后,他們憑借全球領先的PTT記憶纖維生產線,年產3萬噸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PTT聚合裝置等核心技術優勢,成為全球化纖紡織行業的領導者
能纖維創新中心宣告成立這是全國第13個,江蘇省首個國家級創新中心盛虹由此承擔起中國由化纖制造業大國走向強國的責任和使命
特別是在進入石油煉化行業后,盛虹實現了由‘一根絲’到‘一滴油’再到‘一體化’的重大突破,這更加需要創新繆漢根說,2017年4月,盛虹石化成立了由12位兩院院士組成的院士咨詢委員會,目的是為企業發展提供最前沿的技術和科技成果,2019年6月,盛虹石化創新平臺宣告成立,重點是圍繞石化產業鏈推動科技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此外,盛虹石化還與江蘇海洋大學合作共建了省級企業研究生工作站,與清華大學,中科院石化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確立合作關系,為企業石油煉化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正是緣于強大的創新技術支撐,盛虹石化項目特別是煉化一體化項目全部采用國際領先的工藝技術和設備,核心裝置創下國內多個第一比如,1600萬噸/年常減壓蒸餾裝置,蠟油加氫裂化裝置單套規模國內最大,煤油加氫裝置按照航空煤油和柴油兩種工況設計,可根據成品油市場需求動態調整生產安排,市場競爭力將進一步增強,對二甲苯裝置為國內首次引進兩段式重漿化回收工藝,也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單系列對二甲苯裝置,項目還擁有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國產工藝技術連續重整裝置,實現了關鍵技術完全自主化
轉型:瞄準新能源新材料打造新盛虹
如果說過去30年,依靠中國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和企業創新發展的內在動力,盛虹成長為世界級石化產業巨頭,那么未來盛虹的壯大則必須依靠轉型——向新能源新材料轉型繆漢根強調說,這既是在新時代新發展理念指引下盛虹的新使命,同時也是順應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盛虹做出的新選擇
來自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化工新材料產量為2700萬噸,但消費量高達3800萬噸,供給和需求量相差1100萬噸,化工新材料的自給率僅為71%同時,高端新材料,專用化學品等高附加值的產品進口依賴度更高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盛虹面向新能源新材料的戰略轉型事實上早已啟動。
早在2010年,盛虹投資建設斯爾邦石化從名稱上不難發現,它是從三大國際化工新材料巨頭——巴斯夫,拜耳和杜邦的中文名字里各取一字,其中已蘊含繆漢根向新材料轉型的勃勃雄心2016年,斯爾邦石化240萬噸/年醇基多聯產項目投產,用甲醇轉化制烯烴工藝生產乙烯和丙烯,其丙烯腈,MMA,EVA,EO及衍生物等裝置產能在行業內名列前茅丙烯腈作為生產碳纖維,ABS樹脂/塑料,丁腈橡膠,腈綸等的主要材料,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汽車機械,電子設備,環保,醫藥等國民經濟眾多領域
同時,斯爾邦石化還是國內最大的EVA光伏材料供應商其自主研發的EVA光伏材料在晶點,熔指等關鍵指標上實現了重大突破,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成果鑒定,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整體性能,質量已經可以替代進口產品,有力打破了國外壟斷,極大緩解了下游市場需求目前,盛虹集團EVA年產能達30萬噸,占國內總產能的31%
實現大型煉化項目落地投產,被認為是產業鏈延伸的頂點盛虹的產業布局,是國內少有的芳烴,烯烴雙鏈模式烯烴是生產高端新材料的重要基礎原料斯爾邦石化以烯烴進行創新鏈,價值鏈延伸,已經在新型能源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生物基材料,生物醫用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等領域取得突破特別是16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將助力盛虹構筑世界級規模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基地原料保障大平臺
在中國明確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后,盛虹向新能源新材料轉型發展的步伐進一步加快。
日前,盛虹與鄂爾多斯市政府簽訂綠色新材料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投資協議,擬投資1270億元建設甲醇和下游生產醋酸,甲醛,丙烯酸,烯烴及可降解材料,高吸水性樹脂等多種高端新材料及精細化工產品。
日前,為支持化工新材料企業斯爾邦的發展,盛虹旗下上市公司東方盛虹發布公告,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斯爾邦100%股權目前斯爾邦正在快速推進二期丙烷產業鏈項目建設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產70萬噸丙烯,52萬噸丙烯腈,18萬噸MMA
日前,一場由繆漢根主持,企業高層管理者悉數參加的戰略轉型會議在連云港盛虹石化產業園召開會議宣告成立新能源新材料戰略實施領導小組,繆漢根親任組長,會議確定,盛虹將圍繞國家戰略方向和雙碳目標要求,在十四五期間,將企業建設成為具有強大基礎原材料保障能力,世界領先的科研與創新能力,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新材料供應能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集團
目前,盛虹集團在新能源,高性能新材料,低碳綠色產業等三大方向開始了快速推進據介紹,一是圍繞新能源領域,布局氫能,風能,太陽能及配套新材料項目,建設百萬噸世界級EVA光伏材料生產基地,鋰電池隔膜材料,電解液和氫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等新能源重大項目,二是圍繞高性能新材料領域,布局建設國內最大的POE等高端聚烯烴材料項目,以及尼龍66特種工程塑料等滿足國家需求的重大項目,三是圍繞低碳綠色產業領域,布局建設百萬噸級可降解塑料,二氧化碳綜合利用及回收提純等環保型新材料項目
盛虹戰略轉型是一場蝶變繆漢根說,按照規劃,企業將以生產大宗石化原料的煉化一體化項目為平臺,全面加快推進轉型,形成核心原料平臺+新能源,新材料,電子化學,生物技術等多元化產業鏈條的1+N新格局,打造一個更有競爭力的新盛虹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finance/9402.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