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在“你不知道的傳奇電馬”福特電馬日上海站上,福特正式宣布福特電馬赫科技的成立,并將福特電馬煥新產品定位為傳奇電跑SUV。很巧,整整一年的時間,從高性能的GT版本,到后驅長續航版本,我對福特電馬的認識剛好畫了一個圈——起點在這里:《如果產品力不是問題,Mustang Mach-E還需要做到什么》。而現在手里這臺后驅長續航版本,也正好走完一個閉環。
我堅持認為,真正能夠全面代表產品設定邏輯和完成水準的,應該還是后驅的長續航版本(后驅和長續航在電動領域的結合如此自然,也算是一種獨有的技術路徑使然)。這個版本,也正是福特電馬與市場和用戶溝通的最好橋梁。
沉淀過后,更能留意到福特電馬為駕駛者埋下的諸多彩蛋。這匹你所不知道的“傳奇電馬”,可以從不少地方,比如內外飾設計、單踏板模式,動能回收邏輯,都保有一份極其福特的“執拗”。Mustang、電動、SUV,可能就是這臺傳奇電跑SUV的關鍵標簽。
不用懷疑,它還是那么Mustang
如果你覺得電動車只需要給足流線型的形態定位就意味著它的設計更加簡單,那確實是個天大的誤會。事實上,正因為有了用戶心中無數天馬行空的先入為主,電動車型的設計才更考驗品牌的功力和審美,而福特電馬身上的這塊pony標,則讓設計的難度更上了一個臺階——如何讓傳奇新生,需要福特電馬給出一個完美的答案。
也許在某些人看來,扛著pony標的福特電馬并沒有完全延續Mustang的跑車造型似乎不是那么忠誠,但從產品定位來講,福特電馬更加豐富的功能性和更加廣泛的使用場景敦促它不僅要有更立體的設計理念,還要有更符合電動化的革新精神。
用什么向Mustang致敬?這個側面就是最好的回答。
更大傾角的A柱在技術上給出了更好的迎風角度,在審美上可以彰顯它的血統有多正宗,同時與修長的前艙蓋形成了一個更融洽的美學過渡,即使在靜態中也隨時保持了流動的美感。
盡管不需要再去容納一顆性能爆棚的心臟,但修長的前艙蓋不僅在內部空間上提供了電動時代別出心裁的新玩法,在形態上也讓它和Mustang絕對靈犀相通。如果這還不夠,那么前艙蓋上從任何一個角度都很難被忽略的隆起的線條會提醒你它有多不好惹。
向往單純跑車傳承的Mustang擁躉們可能會覺得福特電馬的尾部體量感有點突出,但恰恰是這樣的設計賦予了它更濃的實用主義色彩和不用風格的溜背呈現。厚重不會是一種無來由的表達,福特電馬整體的力量感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尾部的這一設定。厚度不是目的,可以再更大的面積上用成夾角的頂部和腰部線條去強調力量才是手段,加上外擴的后輪拱,這種秀肌肉的方式是再熟悉不過的Mustang風格。更何況,還有獨一無二的標志性三柱形尾燈,開這臺車上路絕無“撞衫”的擔憂,唯一可能撞上的只有同樣熱切的Mustang式的關注。
當然,最直白的致敬,還是前臉上可以點亮的白色pony標,有一說一,即使在Mustang上,它都從未顯得如此耀眼過。那種點亮時帶著呼吸感的生命力,是Mustang這個圖騰走入電動化最好的一種表達方式,從傳承到創新,福特電馬用這個高亮的標志與所有的質疑輕松和解。
當然,它也有Mustang不曾有過的氣質
相比Mustang原生的桀驁氣質,福特電馬在座艙的設計上顯然更著意加入了一種的電動的新世代柔和,而福特在它身上再次展示出不一樣的思考能力和完成水準。
乍一看,因為以灰黑為主色調,福特電馬的內部會顯露出一種低調甚至有些沉悶,只有在推敲細節時,你才會發現這款代表福特現階段電氣化水準的產品有著不一樣的品味。
福特電馬的座艙內部大面積的灰黑氛圍其實是由5-6種不質地的材料拼接而成,營造出一種帶有高級感的簡潔。它既不同于Mustang以往的那種美式粗獷,也不用于現階段電動車單純追求現代化的那種缺乏質感的單薄。
這幾種不同材質的拼接因為有了質地上的差異,既有一定邊界,又沒有那種刻意的割裂感,有深有淺,層次分明,灰與黑的過渡十分細致。條塊之間的線條簡練,構圖的留白之處頗多,是一種別出心裁的“以簡馭繁”。而其中最好的點綴,就是直徑不到2cm的B&O音響的金屬logo,展示出高超的工業設計水準,不負iF設計大獎之名。
在換擋撥輪的位置,通常的設計都會是面板這樣的硬質材料會占據主導地位,而在福特電馬上,這個位置被大面積的軟質材料所包覆,這種復古式的典雅不僅在電動車上極為少見,在燃油車上也是非常小眾的格調表達。
如果談到座艙設計,那塊15.5英寸的豎向大屏作為人機交互的第一橋梁是無法被忽略的。而它在機械層面首先被注意到的,一定是屏幕的角度,這種近乎垂直的角度設計對于懸浮式屏幕來講并不多見,一開始你也許會質疑它是否便于使用,但是你很快就會被它巧妙地規避漫反射光線的角度選擇所折服,而屏幕上的疊加式人性化魔術旋鈕雖然承載的功能并不復雜,但是尺寸較大,阻尼感層次分明,用戶友好度極高。
同樣的旋鈕設計其實也被應用在了換擋撥輪上,它與懸浮式屏幕上的旋鈕在水平和豎直兩個方向上相互呼應,成為福特電馬車內人機交互中難得的機械式入口,也算沉淀出了燃油時代一種獨有的操作樂趣。
智能,已經是當然的核心競爭力
福特近幾年在智能領域的突進力度和成績都有目共睹,而在中國市場上最大的進步則是加速了與本土IT公司以及移動互聯資源的融合,福特電馬所搭載的全新一代的SYNC+2.0智行互聯系統就是這種融合的最新成果。
這一代SYNC+2.0智行互聯系統的語音識別速度和正確率都有了長足的進步,這讓福特電馬在人機交互的第一印象上大大加分。我們已經逐漸可以在福特電馬車內看到愈加豐富的本土化以及福特體現的服務資源,留給用戶的個人定制范圍也更加充裕。不管是智能家居的物聯網還是福特的金融服務,不管是愛奇藝的娛樂資源還是機票酒店這樣的消費需求,都可以通過更多服務選項的定制予以實現。
而關于車輛本身的設置,從各個部件的控制到后排乘客提醒這樣少見的人性化功能,都能夠在系統中按照用戶的使用需求進行設置。
福特電馬以福特Fully Network Vehicle(FNV)電子電氣架構為基礎,可以提供了比傳統OTA升級更強大、更安全的整車固件升級。基于福特一直倡導的安全理念,福特電馬在OTA上還可以提供“無感升級”,即整個過程在后臺完成,并不影響正常駕駛,如果升級意外中斷,還可以使用斷點續傳技術以及A/B分區備份技術去保證基本的系統穩定。
座艙的智能化當然是用戶體驗的重要維度,但是因為各個品牌的技術路徑和底層邏輯不同,表現出來的人機交互方式也各自精彩,除了基本的硬件軍備競賽,其實在適應之后,并無多大的高下之分。但是在智能駕駛輔助領域,這樣的比較卻更有橫向競爭的意義。
福特電馬在智能駕駛輔助上的硬件裝配毫無疑問在細分市場的主流水準之上,全系前裝6個攝像頭(其中4個360°環視攝像頭)和17個雷達(含5個毫米波雷達和12個超聲波雷達),與這套硬件搭配的是我們熟悉的Co-Pilot360智行駕駛輔助專業包。而在福特電馬上特別值得推薦和注意的,是它所搭載的福特Co-Pilot360智行駕駛輔助升級包,也就是藍智駕(BlueCruise主動駕駛輔助功能),它也是全球首個滿足SAE標準的L2+高級駕駛輔助功能。
從界面上看,我們可以很容易憑借那個獨立的藍色方向盤將藍智駕與普通的Co-Pilot360功能區分開,而它在實際駕駛中的智能級別令人印象極為深刻。從技術完成度來講,藍智駕完全有能力實現更長時間的雙手雙腳脫離,但是出于對現行法律法規的尊重,我們可以在保持對車輛控制的同時,去體驗它在長時間駕駛過程中如何大幅降低駕駛疲勞的能力。同時,它還會通過車內的紅外攝像頭實時監控駕駛者的頭部位置和視線方向,提醒駕駛者隨時將注意力聚焦于眼前的路況之上。
同時,它還會自主判斷外界的路況并選擇在藍智駕和普通Co-Pilot360功能之間進行切換。最明顯的是,在經過快速路的隧道時,藍智駕會自主切換到普通Co-Pilot360功能,要求駕駛者對車輛實施更多的實時掌控從而保證車輛的行駛安全;車輛駛出隧道之后,藍智駕又會恢復對車輛的控制。
駕駛,依然是它的拿手好戲
有了在賽道上對GT車型的體驗,其實僅僅從性能化駕駛來講,我已經觸摸過了福特電馬在能力上的天花板,而這臺后驅長續航版本則讓我在日常駕駛環境下有了更多的機會去體驗福特如何在電動化的駕駛細節上去發揮自己的深厚功力。
細語、入勝與不羈三種駕駛模式是福特電馬全系的標準設置,對應的其實也就是業界通行的經濟、日常和運動三種狀態,并且在三種駕駛模式下,用戶均可自主開啟單踏板模式。
福特的細致之處在于,在電動車用戶最為關心也是引起爭議最多的動能回收邏輯上特意進行了優化,除了柔和和腳感更加細膩之外,三種駕駛模式其實分別提供了與駕駛狀態相匹配的動能回收邏輯和力量,讓駕駛者能在相應的精神和肌肉狀態下收獲更加合理的車輛反饋。有效消弭了駕乘過程中的違和感,駕乘者從技術維度也得到了更多的尊重的呵護,以特別福特的方式最大程度地改善了電動駕駛中的不適感。
當然,福特還貼心地提供了一個選擇上的彩蛋,如果駕駛者更加在意動能回收帶來的能耗幫助,而又不愿意在城市復雜的出行環境中使用不適宜的激烈駕駛方式,那么在細語或者入勝兩種駕駛模式下可以通過按下換擋旋鈕上的L鍵后者直接開啟單踏板模式去獲得與不羈模式下相同的能量回收力度,單踏板模式還可以獨立地實現對于車輛的最終制動。
在整個試駕過程中,我們并沒有再刻意從底盤、懸架等等傳統的維度去描繪福特電馬的技術呈現,但是卻就這個細節對福特在駕駛維度的發揮給予了好評,也許這是因為福特終于知道如何將自己的優勢在全新的環境中去創造性地實現價值。能夠精準地擊中用戶在新場景下的痛點,這本身就是一種能力,而要讓自己融入血脈的基因再度煥發光彩,還需要一些斷舍離的勇氣和更細膩的思考。
極車說:
一年前,我在試駕GT車型的時候,曾經對剛剛出街的福特電馬提出過這樣的期望——“具有更強傳播屬性的官改版本和具有更強戲劇化效果的Mustang與福特電馬的代際混搭應該越來越被納入到體系之中”。而一年后,我們在成都車展上就看到了復活了Mustang Mach 1 Twister的福特電馬的GT Twister特別版。
在更加圍繞用戶而生的電動生態中,我們又看到了用戶能夠免費升級到高通驍龍SA8155P芯片這樣的舉動。
第七代Mustang全球首發、福特電馬赫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在中國開啟運營……對于手里握住的這個傳奇,福特顯然有自己清晰的思考和堅定的路徑,一手油,一手電,Mustang品牌在不斷地以自己的方式實現增值和溢價。如何讓Mustang在電動時代獲得新生,每個人肯定都有自己不同的標準,就像每個人心中都有一臺屬于自己的Mustang一樣。但毫無疑問,福特電馬比任何人想象的都更加Mustang,只是在置身全新戰場的它,需要比以往更加獨立和篤定。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finance/30838.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