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電子學》雜志30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稱,日本科學家們報告了一種方法,可在房間里任何地方給小型電子設備無線充電該方法或可用于建造小型充電柜,無線充電房間,甚至建造無人工廠,其中的設備無需電線即可運行
能量從能量源傳輸到電負載的過程中,不是通過傳統的有線傳輸,而是由無線傳輸來實現,就是無線能量傳輸現有的實現方法包括:輻射技術,電感耦合技術,轉換技術以及磁場共振技術
當前的無線傳輸技術已經可以用于給小型電子產品充電,比如智能手機和電動牙刷但這些系統基本都需要這些設備保持靜態,并與充電座或充電板的距離保持在數厘米內
日本東京大學笹谷拓也及其同事此次開發了一種技術,利用墻內導電表面上多向的分散電流,把房間轉變成無線能量傳輸系統該技術被稱為多模準靜態空洞共振器,會在整個房間內產生三維磁場,能有效地結合電子設備上的小型接收線圈
目前,接收線圈需要與磁場保持合適的角度才能實現最大效率,但房間各處以及設備在移動中的能量傳輸效率仍可超過37.1%研究團隊認為,這一方法相比過去的手段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
研究團隊期望,這一房間大小的,安全的無線能量傳輸,能在工業和個人生活空間里為電子設備供電方面提供廣泛的應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finance/14925.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