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重點城市已供應但未竣工的住宅用地面積約為近五年平均完成交易量的5.5倍,其中扣除已取得銷售許可的未竣工面積約為兩倍多。
房住不炒的背景下,國內房地產調控仍在深入,這一次對準了存量住宅用地,房企囤地行徑或將浮出水面。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最近幾天下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存量住宅用地信息公開工作的函》,要求地方進一步規范存量住宅用地信息公開工作,切實發揮充分信息對穩定市場預期的重要作用。
住宅供應的多寡是國內房地產市場的一個重要變量,影響著未來房價的預期但這些年供應出去的存量住宅土地到底開發了多少又有多少地塊由于某些原因曬太陽甚至在囤地
上述函件要求地方嚴格按照自然資源部制定的存量住宅用地信息公開樣式表格公開信息,準確完整地列出每個住宅用地項目的具體位置,土地面積,開發企業等信息,不得缺項漏項,不得使用名稱簡稱鼓勵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公開內容要將擬公開的存量住宅用地逐宗在城區現狀底圖上清晰標出分布位置,方便查找,現狀底圖要有明顯的區位要素,易于辨識
此外,各地要在城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門戶網站首頁開設住宅用地信息公開專欄,避免多層嵌套,方便公眾查詢每季度初10日內要完成存量住宅用地信息更新,并作醒目提示有條件的地區要實現公開信息的月度更新
存量住宅用地的哪些信息需要公開具體來看,包括一宗地塊的開發企業信息,具體位置,土地出讓合同約定的開竣工時間,以及當前建設狀態等
在今年年初的一次內部會議上,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司負責人對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表示,自然資源部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及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決策部署,在過去工作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工作措施穩定市場預期,既要靠合理的供需關系,也要靠充分的信息披露,讓各類市場主體和消費者全面掌握相關信息
在充分披露住宅用地供應信息方面,上述負責人表示,住宅供地信息包括存量信息,要向各類市場主體和消費者充分公開截至2020年11月,重點城市均已按要求公布數據顯示,重點城市已供應但未竣工的住宅用地面積約為近五年平均完成交易量的5.5倍,其中扣除已取得銷售許可的未竣工面積約為兩倍多
一位土地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自然資源部今年年初有關住宅用地供應的政策總結起來就是兩集中一公開,外界非常重視住宅用地集中公告,集中供應方面的舉措,重點城市也陸續進行了相關工作,但各方對信息公開這方面給予的關注不多,其實這方面也非常重要。
過往已經供應出去的土地信息比較散亂,不但民眾了解不多,一些房地產開發企業也未必完全掌握相關信息,如果將這些信息集中公開,各個區域的存量住宅用地信息就會更為清晰,相關企業在制定拿地決策過程中就會有更充分的考量,民眾在購房行為中也會有很多的參考上述專家稱
除了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房價預期,存量住宅用地信息的公開,至少會讓外界知曉一個具體地塊的建設進度,以及是否存在房地產企業囤地情況。
囤地是國內土地市場中一個屢禁不止的問題一方面地方政府和企業時常訴苦缺少土地供應,另一方面官方數據卻顯示有不少土地閑置睡大覺尤其是房地產用地的閑置直接影響新增房源供應,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當下國內熱點城市房地產市場的行情波動
近一兩年來,房地產調控在信貸方面加大了力度,出于資金壓力,房地產企提升了土地開發和房屋去化速度,以便加快資金回流,但過去多年間,囤地以堵地塊升值也是不少企業牟利的慣用手段。
有的地塊都長草多年了,企業就是不開發,很大原因就是在賭地塊會升值農村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廖洪樂曾對第一財經表示,雖然有政策規定土地閑置后政府會征收土地閑置費,但與預期的土地大幅升值相比,被征收的閑置費還是很少的
而相關部門出于維護社會穩定,促進招商引資等考慮,在處置工作中真正征繳閑置費,無償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寥寥無幾,導致政策操作性不強,執行效果大打折扣。
如果此次地方政府將轄區內存量土地信息予以全面公開,哪些區域存量住宅用地未開發的規模大,哪家房企拿地多年卻不開發的情況或可一目了然,屆時公眾的監督有望推動相關問題的解決。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finance/14921.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