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三胎政策的放開,"誰來照顧孩子"成為很多家庭的難題,尤其是3歲以下嬰幼兒的照顧。
假設一個家庭有三個孩子,孩子三歲才能上幼兒園,這意味著這個家庭要付出九年的時間來照顧這三個孩子這看似一個簡單的數學題,但也讓很多職場父母皺眉頭
一個好消息來了,三胎配套措施即將出臺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決定其中,新增一條推動建立普惠性托幼服務體系,提高嬰幼兒家庭服務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國家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興辦托幼機構,支持幼兒園和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提供托幼服務
工資比不上托兒所的學費
我們終于可以在今年9月份送孩子上幼兒園了,家住天津的張璐松了口氣張璐是一個三歲孩子的母親,懷孕后不久就因身體問題辭職孩子出生后,因為婆婆身體不適,父母還在工作,沒有老人能幫她和丈夫商量后,她決定做一名全職媽媽
這三年,張璐無數次想過回去工作生孩子前,她在一家房地產公司做行政工作孩子2歲左右的時候,她鼓足勇氣把簡歷發到網上,很快就有公司向她拋出了橄欖枝但是兒童保育已經成為另一個問題
為此,她帶著孩子參加了一個私人日托班的試聽班體驗挺好的,環境也不錯,感覺和幼兒園差不多,但是每月6000元左右的入托費太貴了我工作掙的工資不夠交學費張鷺被這個價格嚇跑了
經過深思熟慮,張璐放棄了重返職場的計劃現在孩子三歲了,九月份就要上幼兒園了,她已經在網上發了簡歷,打算孩子上幼兒園后馬上去上班
家住北京的梅珊珊還不到兩歲作為一名職業母親,她不敢輕易辭職哺乳假結束后,經過全家人商量,最終決定雙方老人輪流照看孩子我的家鄉在湖南有一次,輪到我媽過來她向我抱怨她不適合住在北京當時我就想,如果她不來,那就只能送孩子去托兒所上課了梅山無奈地嘆了口氣
于是,她帶著孩子找了家附近的托兒所它在一個住宅區的二樓沒有電梯,她不得不帶著嬰兒車上樓我參加了一個體驗班,印象不好當時寶寶還不到一歲,和大點的孩子一起上課老師送的色素不能吃,但我孩子的食欲期還沒過我在這個班里很害怕梅珊珊回憶道
真正讓她害怕的是高昂的育兒費用太貴了梅珊珊所在機構每月托兒費8000元,外加每月2萬元的房貸丈夫和丈夫的工資基本都是月光最后,老人還是不肯放棄孩子,來到北京照顧孩子
嬰兒無人照料已成為制約生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和家庭司司長楊文莊曾表示,根據七五數據,我國現有家庭規模為2.62戶,比六五低3.1戶,家庭的育兒養老功能正在逐步弱化此外,中國約有4200萬0—3歲的嬰兒調查顯示,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對托兒所服務需求旺盛,但實際供應量約為5.5%,供需缺口較大
今年,兒童保育機構的注冊數量超過了15,000家
曾幾何時,中國的托兒所不像現在這樣稀缺。許多80后可能會有這樣的印象,他們的父母去工作,把自己放在
上世紀90年代進入市場經濟后,企業,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逐漸取消了過去社會化的托幼服務將兒童保育服務從企業中剝離出來是當時市場經濟改革的需要因為企業需要按照市場價格或人員配置來經營托兒服務,所以這部分托兒在90年代后就被剝離出去了,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陸杰華向中新經緯的客戶指出
2016年,伴隨著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嬰幼兒照護再次提上日程,部分托育機構開始再次涌現,公立幼兒園也在探索入園年齡。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號文,迎來了入托行業的重磅政策,進一步規范了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
政策出臺后,資本開始將目光投向育兒領域根據鄭光恒生證券的研究報告,2019年早教育兒領域,線下實體服務機構完成投融資案例15起,累計融資約4.5億元包括積木寶貝,MoreCare茂凱,小馬跑,時光企鵝,兒童鄉村精致護理,樂融兒童之家,都樂熊,三友親子,童稚社,紐約國際兒童俱樂部,石牛小鎮,新諾教育,盛屯教育,Urjoyschool等14家機構其中積木寶貝分別在年初和年末兩次募集資金
資本的進入也加速了兒童保育機構的擴張據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有3783家與育兒相關的注冊企業,到2020年,這一數字增加到13890家今年以來,我國已有15924家與兒童保育相關的注冊企業,注冊企業數量已超過去年截至8月20日,中國現有關鍵詞為兒童保育的企業40491家相比之下,截至7月底,中國有26.97萬家關鍵詞為幼兒園的現有企業
托兒機構的現狀如何在走訪北京時,中新經緯客戶端發現,市場上公立托兒所機構仍然很少,主要是私立托兒所機構從價格上看,民辦托育機構也可以分為高中和低中三類高端護理機構的價格往往超過1萬元,從1萬元到1.5萬元不等,中端護理機構價格在5000元—7000元左右,低端托兒所機構價格在3000元左右
在一家位于北京市海淀區的托育機構內,中新經緯客戶端看到,該機構主打0—3歲嬰幼兒的早教及托育服務,共設四個托育班,每個班級招生人數不超過16人,師生比為1:4。
據機構老師介紹,該機構的托育班分為國際班和雙語班兩種類型,學費分別為1.48萬和1.28萬國際班全天有外教老師參與,為孩子創造英文語言環境,收費也比雙語班要更貴盡管收費高昂,該機構負責老師稱目前四個托育班均已滿員,9月入學的名額需要提前預定
另一家位于西城區的某連鎖品牌托育機構,中新經緯客戶端輾轉在一個居民小區內找到了這家機構,該機構有三間教室和一間活動室,分為大中小三個班,每班招收人數為10—15個,每月6480元學費和1000元餐費,共7480元,若一次性繳納半年至一年學費,可以免餐費。
該機構老師同樣表示,學位緊張,如9月入托最好提前報名如果滿班了就無法接收了,該老師表示,目前所剩的名額有限
投資百萬元四年才回本
盡管托育機構看似需求旺盛,一片藍海,但想要盈利也并非易事一方面,是家長對價格承受能力有限,對機構的安全性又有存在擔憂,另一方面,機構前期投入較大,盈利周期較長
多樂小熊是一家全國連鎖托育機構品牌,中新經緯客戶端以咨詢加盟為由致電該機構相關工作人員,對方表示,可以進行品牌授權,課程輸出和師資培訓,在不同的城市需要的啟動資金不同。
北京需要200萬元左右,二線城市可能需要150—180萬元,其中包括交給總部的加盟費,裝修,前期人員工資等具體出資也和辦學規模,所選場地等成本構成有很大關系上述人士表示
據其介紹,若在北京200萬元啟動資金,機構的規模大約在400—500平方米,基本上3—4間教室,可以招收60個左右學生,每個教室容納15—25個學生。
大概要一年半左右才能收回成本該負責人稱,整個行業的利潤率約30%,如果招收60個孩子,每個月收8000元,每年收10個月學費,大概營業收入480萬元,利潤約120萬—150萬元這是在招滿孩子的情況下該工作人員強調
但一位不愿具名的托育機構從業者向中新經緯客戶端介紹,房租,裝修等前期投入才是大頭,在北京開一家托育機構所需啟動資金遠不止200萬。
另外,招生也是一大難題王薇是天津某托育機構的負責人,2017年她偶爾得知了托育項目,當時我覺得這是個新行業,而且是發展趨勢,所以立刻著手創辦了一家托育機構王薇回憶道,2019年開業,沒想到剛運營一年就趕上了疫情2020年整整停業半年,直到當年6月才正式恢復上課
創業三年來,王薇也深感托育行業的不易她給中新經緯客戶端算了一筆賬,以一個300平方米左右的底商,學位60人,4個班級配置為例,由于托育項目的特殊性,裝修材料必須環保,裝修成本就會無形增加20%,再加上安全的設施,墻體軟包,地面的軟墊等,整體裝修成本就要300萬左右,租金一年40萬,月運營成本10萬左右,一年就需要120萬,這意味著第一年一次性投入在460萬
據王薇觀察,目前天津市場上,托育機構的收費在5000元左右,若按照招滿60人計算,一年營收約360萬,也就意味著基本上兩年才能收回裝修成本,且有些盈余。
但實際上每月5000元的收費標準,基本上不可能招滿60個孩子現有項目中,能收到40個孩子都是很少的如果按這個招生數量,要四年才能回本王薇無奈道
王薇也深知,有關部門和家長都希望能推出更多價格親民的普惠項目,比如收取每月3000元左右托育費可是按照這個標準,根本就沒有辦法實現項目的正常運轉
她期待政府不僅提供政策上的支持,最好能提供資金支持或者場地支持,目前房租壓力是托育項目面臨的困境。
推動更多的社會資本辦托幼
如何能讓更多家庭上得起托育,上得放心最近幾年來,各地政府把普惠托育服務作為民生實事重點項目推進,既有增加普惠托育機構數量的硬指標,也加大了扶持力度,包括場地免租,裝修補貼和運營補貼等
以浙江省為例,2020年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列為十大民生實事之首,明確當年新增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200家,新增托位5000個。
陸杰華指出,盡管近兩年在部分地區出現一些試點工作,但是從全國范圍上來看還沒有起到明顯的一種預期效果。
如何能夠推動更多社會資本來做好托幼服務則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陸杰華指出,托幼服務應該被分成兩種服務:一是基本公共服務,也就是說生了孩子的家庭都應該享受到的基本公共服務,另一種就是市場提供中高端的公共服務,比如需要自費的高端服務
陸杰華進一步指出,政府有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責任基本公共服務第一個定位是普惠,第二個定位是需要有一定質量,符合一定規范這幾個方面缺一不可孩子的事是大事,僅僅價格低廉,出了安全意外會導致整個行業的名聲敗壞陸杰華認為,如何提供讓更多家庭負擔得起的基本托幼服務是很重要的,這就需要有關部門去密切配合,共同推動
武漢科技大學教授董登新同樣認為,對于多數普通家庭而言,還是希望入托到公立離家近的普惠性的托育機構,這就需要加大財政投入,先解決有的問題,滿足公眾的普惠入托需求。
在談到如何推動更多民間資本和市場主體進入托育服務時,陸杰華認為,企業進入托幼需要一個清晰的市場前景預期在現有的情況下,可以對承辦托幼服務的企業提供一定土地的優惠,稅收的減免或是其他的優惠政策他強調,將來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托幼服務機構,都需要被一視同仁,要允許企業能夠在這一領域盈利,從而推動市場的逐步興起
盡管目前可能存在利潤不高的問題,但是將來托幼行業可能會轉變為一個產業,既有高端,也有中端,這樣就會形成市場的有序循環陸杰華談道
在董登新看來,可以參照政府對機構養老進行財政補貼的做法,機構養老的財政補貼包括一次性建設補貼和每月床位補貼,如果把養老財政補貼復制到托育機構上,相信機構會有動力做。
他認為,也可以鼓勵有條件,有資質的企業開辦托兒所,把它作為一項員工福利來辦,如果有一些剩余指標也可以對周邊地區的居民開放,對這類企業可以從財政和稅收角度給予一些優惠政策,也能起到一定示范效應。
與此同時,解決家長對托兒所的信任問題也是當務之急董登新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目前國內托育機構一是數量比較少,二是經營歷史比較短,在經營管理方面出現服務質量不高,專業人才數量不足,客戶的信任度不高等問題
陸杰華強調,對托育托幼服務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需要政府加強監管托幼服務不能一哄而起,而要有監管,有標準,有規范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