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源頭的湖泊面積顯著增加
夏季的長江源區,草甸綠得像毯子,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湖面平靜如鏡地處青藏高原長江源區,大大小小的湖泊格外醒目
大小湖泊作為中國水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長江源區重要的水生態調蓄裝置,也是實現一江清水向東流的重要保障長江源區湖泊面積和水質變化也是2021年長江源綜合科學研究的重點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湖泊與環境變化團隊負責人朱麗萍說,長江發源的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數量最多,面積最大的高原湖泊群之一。
根據長江科學院的科研數據,長江源區有大小湖泊1.1萬多個,面積約1027平方公里從最近幾年來的科研情況來看,長江源區湖泊水質保持優良,但面積增長已成為普遍現象長江科學院副總工程師徐平介紹,40年來,長江源區湖泊濕地總面積增長7.2%
研究發現,長江源區的增溫增濕是導致湖泊面積明顯增加的主要原因近10年長江源區平均氣溫和降水量較前40年平均氣溫和降水量分別增加1.4攝氏度和39.6毫米,增溫增濕趨勢十分明顯
根據長期觀測數據,近40年來,長江源區湖泊濕地面積平均每增加1攝氏度,就增加約100平方公里徐平認為,氣候變暖導致的冰川退化和凍土融化,以及降水增加,將增加湖泊流入量,導致湖泊岸線向外擴張,湖泊面積增加
長江科學院副總工程師譚德寶表示,湖泊濕地不僅能有效調節長江源區的輸水能力和當地氣候環境,也是多種生物的重要棲息地增加湖泊面積,保持良好的水質,有利于提高長江源區水生態的調蓄能力,更好地保護生物多樣性,但同時也會造成一些潛在的隱患,需要持續關注和深入研究
據科學研究觀察,長江源區的一些湖泊面積和水位都有所增加,一些過去相互獨立的湖泊由于新的河流而形成了連通的水系伴隨著湖面的不斷增大,容易對湖濱草地及鄰近基礎設施的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
譚德寶說,湖區增長和水位上升是長江源頭科學研究和保護必須關注的課題江源科研后續將繼續研究湖區增長背后的規律,為長江源區水生態和水環境保護提供更系統,更專業的科研支撐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caijing/10023.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