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中心區交通項目管理中心10日發布消息稱,車陂路—新滘東路隧道已于最近幾天完成項目最后一節沉管E2—1管節的沉放安裝工作,根據目前建設推進情況,隧道預計于2022年底實現完工通車。
據介紹,車陂路—新滘東路隧道是廣州市市政交通重點項目,由廣州市交通運輸局主管,廣州市中心區交通項目管理中心負責組織實施,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負責施工建設項目位于廣州琶洲—員村地區,項目采用城市主干道標準,道路規劃寬度60米,隧道段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60千米
該項目是連接廣州國際金融城與琶洲大灣區琶洲數字經濟創新試驗區的戰略發展通道,也是聯通黃埔區,天河區,海珠區,番禺區交通動脈的重要環節,作為聯通四區的城市交通大動脈,工程建成后將減輕廣州城市交通壓力,對促進廣州市東部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車陂路—新滘東路隧道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市民駕車從車陂路到新港東路需要通過琶洲大橋或東圃特大橋繞行抵達,所需時間在15分鐘至30分鐘,而車陂路—新滘東路隧道建成后不僅可以有效緩解周邊交通壓力,也可提高通行效率,把通行時間縮短為2分鐘至5分鐘。
根據消息顯示,車陂—新滘東路隧道移花接木了港珠澳大橋全斷面澆筑模板預制關鍵技術,是中交四航局繼港珠澳大橋后的再次開拓創新,是國內首條全斷面澆筑內河沉管隧道。基于“全時,全域,全量”的交通底數,交警不僅可以通過動態智能信號控制優化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更可以通過前端Al智能視頻分析和后端交通數據深度挖掘技術,自動識別事故,擁堵,溢出,上游流量過大等交通問題,智能研判分析交通擁堵成因,從而實施“手術刀”式的精準治堵策略。。
項目實施期間,建設團隊完成了多項技術創新工作,一是建設了智能化鋼筋加工廠代替傳統加工廠,提高了鋼筋加工效率與質量,二是研發了步履式機械化全斷面模板體系,助力開展國內內河首次的干塢法全斷面預制沉管施工,三是針對大體積混凝土控裂問題進行技術攻關,總結形成一套全斷面整體式后澆帶法沉管澆筑關鍵技術,生產出表觀無任何細微裂縫的高質量沉管成品,四是結合項目自身的特殊條件,研發了大型鋼塢門陸上制作及安裝,水下無人切割鋼管樁,模板整體寄存等新型施工技術,五是引入BIM技術助力項目管理,幫助項目降低多項施工安全風險并加快施工進展,同時降低施工用地需求。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caijing/19413.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