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老鷹茶、酉陽油茶、梁平蜜柚……11月17日,琳瑯滿目的重慶“土特產”空降首都,這也意味著以“重慶甄選,禮見京魯”為主題的“渝貨進京”暨消費幫扶展銷對接活動正式啟動。這些產品將在北京展銷三天,北京市民可在家門口就能購買到來自山城重慶的正宗“土特產”。
本次展銷對接活動由重慶市鄉村振興局、重慶市商務委員會、重慶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等單位聯合主辦。活動結束后,這些產品還將在北京重慶飯店、重慶土特產展銷中心持續售賣,持續推動渝貨進入首都人民的餐桌。
“渝貨進京”搭建銷售溝通平臺
下午14時許,來自奉節縣選送的特色舞蹈節目《橙鄉故里》拉開活動啟動儀式的帷幕。
啟動儀式上,來自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曾衍德、原農業部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部長尹成杰、重慶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主任鄧清華,以及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有關司局負責同志,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長江三峽集團、重慶市鄉村振興局負責同志分別上臺講話和致辭。
曾衍德在講話中表示,鄉村振興是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鄉村振興喚醒的是農村未來的活力,連接的是農民未來的美好生活。
尹成杰在講話中提到,2023年“渝貨進京”暨消費幫扶展銷對接活動是重慶鄉村振興建設成果在京的一次亮相,檢驗了重慶人民政府近些年來的奮斗成果,也是重慶“土特產”的一個機遇,在北京搭起一個“渝貨進京”銷售溝通平臺,幫助重慶鄉土特色產品擴大銷售渠道,提高知名度,促進農民實現共同富裕”。
鄧清華在致辭中表示,重慶駐京辦把做好鄉村振興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努力發揮窗口和橋梁作用,助推我市“土特產”擴大影響、提質增效、助農增收。希望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鏈接京、魯、渝三地的營銷渠道和消費市場,促進深度對接、品牌共建、合作共贏,讓渝貨美譽響徹京城、享譽山東、馳名全國。
“消費幫扶一頭連著脫貧地區的扶貧產業及脫貧群眾的‘錢袋子’,一頭連著廣闊的消費市場及千家萬戶的‘菜籃子’‘果盤子’。王仕杰在致辭中表示,重慶始終把推動脫貧地區產業振興作為主攻方向,充分發揮重慶大城市帶大農村的城鄉融合優勢、大山大水的生態特色,先后培育了涪陵榨菜、奉節臍橙、巫山脆李、潼南檸檬、梁平柚子、重慶小面、重慶火鍋底料等百余個特色產業,2000多個綠色有機農產品及非遺文化手工藝品,廣受海內外消費者的青睞和喜歡。“此次活動,我們組織區縣推薦、專家品鑒、群眾認可度調查,甄選出了137款最巴適的重慶好物,歡迎大家品鑒購買推介。”
86家單位簽約超25.9億元
活動儀式上,還舉行了消費幫扶產銷對接簽約儀式。山東省幫助重慶落實財政幫扶資金7.28億元,動員社會各界向協作地區捐款捐物3213萬元,實施各類幫扶項目471個,采購、銷售重慶的農畜牧產品13.85億元。9家中央單位盡心盡力幫助重慶14個區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好鄉村振興銜接工作,直接投入和協調引進幫扶資金9.33億元,實施項目161個,采購和幫助銷售農副產品8373萬元。共有86家單位簽約,簽約總金額超25.9億元。
啟動儀式結束后,合川桃片、豐都恒都牛肉、巴南金絲黃金等8家優質土特產品牌開展了集中路演推介活動,各展所長,充分利用現場資源,展開各種活動,吸引人氣,讓展銷活動現場熱了起來。
據重慶市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進行。線下共設38個展位,設有農副產品、特色食品、非遺手工藝品等展示區。線上主要通過邀請知名網絡主播和帶貨達人通過重慶農商行APP渝快播、微盟直播兩個平臺開展直播帶貨。
“正宗的山貨,我大重慶威武。”“隔著屏幕我都聞到了火鍋的香味,重慶非去不可。”“都說重慶時美食之都,果然名不虛傳。”“已經下單啦,期待早日品嘗到來自山城的的美味。”……直播間留言不斷。
據統計,線上單場直播達到在線觀看人數共計500萬,線上線下銷售數額達300萬元。銷售過程中,重慶特產火鍋底料、酉陽茶油等單品備受關注。
接下來,重慶市鄉村振興局、重慶市商務委員會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奮力書寫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三農”工作新篇章。同時,將進一步提升農產品供給水平,全力推動產業特色化、基地標準化、經營規范化,著力塑造好品牌,提供好服務,做強好質量,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原生態、高品質、純天然的農特產品,強力打造消費幫扶“升級版”。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beijing/45898.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