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年咸豐皇帝登基即位時父親道光皇帝給他留下的是一個行將崩潰的帝國,太平天國起義呈愈演愈烈之勢,整個社會動蕩不安。咸豐帝即位當年頭十個月的國庫收入已不足以后五個月的預算支出。面對財政危機,朝中大臣給出了“開礦、鑄大錢、行鈔”三條方案。開礦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最為可行的是“鑄大錢”和“行鈔”。當大錢開始投入流通時,當五、當十尚可流通,等到當五十、當百大錢出現于市場時,民怨沸反盈天。以至于后來的當五百、當千投入市場時,百姓根本不認可,拒絕行用。不僅在百姓這里碰壁,屬于統治階級的地方官員們也對此舉頗為不滿。咸豐四年七月十九日(1854年8月12日),朝廷不得不根據戶部的建議決定停鑄當五百、當千大錢,已發行的或令換鈔,或于捐輸等項中收回,逐步銷毀。
公博鑒評 咸豐元寶寶泉局當千 刻花
當時的統治者可能沒有想到,近三個甲子之后當年發行的虛額大錢卻以古董的身份成為了錢幣收藏者眼中的“熱門品種”。咸豐錢品種眾多,版別繁雜,而“當千”因為當年的行用不通,被回收銷毀,反而成了最珍稀的特殊品種,被譽為咸豐大錢里的明珠,一直是咸豐錢里的硬通貨、名譽品。寶泉局、寶源局當千雖稀少程度不如鞏局、陜局、河局當千,但由于是京局所鑄,鑄造精美度要遠勝于其它諸局。在當今“顏值”盛行的錢幣圈,其反而更加得到收藏者們的青睞。
公博鑒評 咸豐元寶寶泉局當千 刻花
這枚由公博鑒評的咸豐元寶寶泉局當千,包漿溫潤,筆鋒剛勁有力,銅質更是紅潤可佳,與贗品當千那種銅質干澀枯濁之感形成鮮明對比。更為難得的是該枚當千通體遍布刻花,外廓以萬字不到頭圍攏,地章以葫蘆、荷花、蒲扇等中國傳統紋飾相配,給人以一種傳統之美,這種美已超越錢幣“錢”之本身,而成為一件以錢幣為載體的清代藝術品。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yishu/49116.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