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烹飪協會發布《2021年度餐飲企業百強和餐飲五百強門店分析報告》,百勝中國、海底撈、金拱門位居前三。值得注意的是,自2021年超越金拱門后,海底撈已連續兩年穩居第二位。
海底撈國慶假期的數據表現則進一步增添了鮮活注腳。國慶7天假期,海底撈全國門店共接待顧客超850萬人次。9月30日到10月7日,海底撈共接到到家業務訂單超19萬筆,同比增長率達到195%。
每每提及海底撈的核心競爭力,第一反應往往是服務好,但這么多年學習海底撈者不少,卻始終沒有出現第二家因“服務好”而成功的企業。是海底撈的服務有什么秘訣,還是其他企業做得不夠好?
嚴格來講,海底撈的服務是其早期品牌崛起的一大助力,但并不意味著海底撈的核心競爭力只有服務。海底撈的首席戰略官周兆呈曾在一次采訪中提到:“服務好的背后是有‘六邊形戰士’的優勢支撐,構成了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或許才是這個問題的正解。
周兆呈提到的“六邊形戰士”,實質上指的是海底撈在數智化、供應鏈、產品力、食品安全、人才培養、組織建設等層面的投入與積累。
以數智化為例,餐飲業長期被視為傳統行業,直到近年來各類黑科技的出現,尤其是年初北京冬奧會智慧餐廳的爆火,才令這一認知有所改觀。就國內餐飲業而言,海底撈無疑是數智化的先行者,2016年就提出了“新技術改變餐飲企業的成本結構”,2018年在北京開出了第一家智慧餐廳。
重慶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主任劉偉曾做過一項統計,不少國內外知名餐飲連鎖企業均已在專利創新領域布局,肯德基在十余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專利申請81件,麥當勞擁有專利申請111件,海底撈的專利申請數量則是211件。
在社交平臺上,海底的各類創意新品屢屢成為網友種草對象。不僅如此,海底撈的花樣吃法在各大社交平臺和短視頻平臺是熱門話題的常客,分享海底撈DIY吃法成為不少美食博主的流量密碼,側面反映出海底撈的產品實力,兼具美味與趣味,讓自身產品擁有可降維打擊的能力。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xiaofei/30252.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