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具有濃郁江南水鄉情調的湖戲悠揚曲調不斷從浙江湖州文化中心排練室傳出。
這是湖劇剛畢業的學生,正在排練一出戲。
湖戲是浙北唯一的戲曲劇種19世紀初,湖州民間藝人運用當地民間藝術,音樂,民歌等形式,融合湖州方言和探春唱腔,以唱腔親切柔和,旋律清新流暢,表演優雅細膩著稱
2007年,胡劇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2011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可是現實是,曾經深受江南百姓喜愛的湖劇,如今卻面臨著后繼無人的窘境。
2001年,按照中央和浙江省關于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的要求,撤銷了湖劇團,越劇團等許多專業院團,按政策分流人員湖州市文化館館長薛世川說,沒有專業院校的支持,胡劇傳承發展的基礎逐漸薄弱
湖劇,尤其是湖劇的表演,沉寂了近20年。
為搶救和保護這一古老的地方戲曲文化遺產,2018年,湖州市文化部門與教育部門聯合開設湖戲委托培訓班,招收高中生學習湖戲表演,開始探索湖戲的保護,發展和振興。
這是本市首次對戲劇教育培訓進行常態化培訓一批00后學生的加入,也為傳承湖州文化的地方戲曲注入了新的活力
夏天練三仗,冬天練三十九仗每天唱歌,看書,坐著,從頭開始玩,練劈,踢,跳虎等功夫,還有強化體能訓練,表演,文化等課程.這群平均年齡只有17歲的青少年,一入學就嘗到了學習藝術的艱辛
剛進學校的時候,我經常練技術,我遍體鱗傷我的腿經常腫,我無法擺脫疼痛學生張浩哲回憶說,高強度的基礎訓練讓很多學生流下了眼淚
學藝術沒有捷徑,只能努力學習每天早上,學生們都在河邊掛著嗓子練習早操,不管冬天多冷,夏天多熱,總能看到他們繞著田野跑,跳著臺階,翻著身
經過三年的專業培訓,這群00后湖劇新苗現在已經可以獨立完成一部歌劇,并且已經開始走上表演湖劇的基本功他們多次在湖州大型活動中演出《賣青炭朝奉吃菜》 《麒麟帶背信》等經典湖劇劇目
2021年6月,胡劇現代戲《國之守鍔》上演,這是胡劇首屆委托培訓班學員的畢業大戲,也是胡劇沉寂近20年后上演的第一部大型現代戲首映式座無虛席,掌聲雷動
同日,胡劇學習中心同時成立,將通過自籌資金的模式,探索傳統戲曲市場化發展路徑,實現胡劇等傳統戲曲的良性循環。
學習藝術是一段艱辛的旅程,但卻收獲良多技能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時間的磨練未來,希望自己能接過湖劇傳下來的接力棒,沿著前輩的足跡走得更遠學生吳說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wenhua/10288.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