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上午,“了不起的阿壩非遺”——阿壩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展演周暨阿壩州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展示交流活動開幕式在成都寬窄巷子舉行。
據介紹,本次活動為期5天,阿壩州推選100余項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技藝、傳統舞蹈、傳統美術、傳統音樂等阿壩非遺齊聚蓉城,通過展演、推介、走秀等形式,用沉浸式的場景增強群眾體驗感,讓非遺可看、可聽、可玩、可享,全方位展示阿壩州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成效。
據介紹,目前,阿壩州共有世界級非遺項目4項,國家級非遺項目20項,省級非遺項目101項,州級非遺項目552項;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河曲馬黃河草原文化生態保護區、嘉絨文化生態保護區、白馬文化生態保護區等相繼成立,在全省率先實現四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全域覆蓋;建成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基地1個、省級非遺生產性保護基地3個、省級非遺傳習基地3個、州級非遺生產性保護基地34個、州級非遺傳習基地42個。全州已有3000多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活動現場,來自金川貳壹玖叁食品有限公司的非遺傳承技藝:“藏梨家2193——金川高原梨膏”吸引到了許多游客的目光,金川縣素有“中國雪梨之鄉”、“全球雪梨生態區”之稱,高海拔、晝夜溫差大,方圓百里無重工業污染,空氣質量達標率100%,水源地質達標率100%,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生長環境使金川雪梨皮薄肉脆、汁多味濃。一直以來,金川雪梨膏都是金川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也是金川縣的“金名片”。
據了解,為保留雪梨的清甜口感和豐富營養,藏梨家2193金川高原梨膏只以高原雪梨為原料,不添加水、糖、防腐劑,20斤雪梨僅能熬制1斤雪梨膏。選用的原材料為海拔2193米以上的高原雪梨,經過陽光的錘煉,雪水的洗滌以及年復一年的精心培育,從開花到結果再到成熟,通過人工采摘的方式獲得金燦燦的雪梨,再從中挑選出優質大果,才能進入下一環節。逐個挑選→高壓清洗→低壓鮮榨→微米過濾→真空濃縮→慢火熬制→滅菌灌裝…等等26道復雜工藝過后,精心挑選的大果才能“歷練”成一罐晶瑩剔透的雪梨膏。
相較于傳統藏傳古法熬制,藏梨家2193在熬制過程中選擇融入現代工藝,讓傳統“小作坊”式的雪梨膏生產發展成專業的生產線生產,在保證原滋原味無添加的同時,更加注重產品質量與安全。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sichuan/49383.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