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甜品和烘焙市場吸引了眾多品牌試水,尤其是在大城市,電商蛋糕品牌如火如荼。從幸福西餅、諾心、廿一客等線上蛋糕品牌的走紅,到墨茉點心局、虎頭局渣打餅行這些新中式點心品牌的加入,烘焙行業步入了快速增長期。
目前,中國僅次于美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烘培市場。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烘焙食品零售額達到了2312億元,預計2021年烘焙食品市場規模將達到2474億元。而且烘培這個大品類里還有很多花樣,細分下來有糕點、面包、蛋糕、其他甜品等。其中,糕點和蛋糕分別占比42%和38%,是中國烘培界最大的兩個品類。在激烈擁擠的烘焙賽道上,有家名字很特別的“熊貓不走”就是與眾不同的一位選手。
差異化突圍:不重產品,重空位
傳統蛋糕行業競爭激烈,不少新晉電商品牌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口感已成為品牌存活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你是想通過做個更好吃的蛋糕,來霸占市場份額,難于上青天。正如定位專家顧均輝所說,在飽和經濟時代,要想做一個百年長青的品牌,一定需要戰略定位。
一直以來,在消費場景方面,大部分傳統品牌,如好利來、克里斯汀、85度C、面包新語、巴黎貝甜等,都是以到店消費為主,價格較高的生日蛋糕若需配送,也僅僅是店員負責送達。再看看電商蛋糕們,只是方便了預定,配送還是外包給快遞或者外賣。
然而,熊貓不走基于差異化思維,研究用戶的消費目的和競爭對手的優劣勢后,確定生日蛋糕的重點不在于吃飽,而在于慶祝時的氛圍和儀式感。調研發現,目前幾乎沒有哪個傳統蛋糕品牌提供讓用戶在聚會中快樂的服務。于是熊貓不走抓住這個空位,致力于在送達蛋糕的同時,打造讓用戶難忘的服務體驗,以此俘獲年輕消費者的心。
定位于生日聚會服務后,熊貓不走在每個城市設立中央廚房,在每個城區建立倉儲配送中心,批量生產蛋糕后再由線下工廠店發貨。
一線配送員化身“熊貓人”成了最關鍵的品牌打造亮點。當消費者從網上下單后,三到五小時內會迎來“一只可愛的大熊貓”送上“快樂服務”。熊貓不走在蛋糕的配送服務環節開創了100多種玩法,哪怕是回頭客,也會眼前一亮,絕不讓人煩膩。比如,“熊貓人”配送員會在現場進行2分鐘的情書朗誦、表演小提琴、魔術等小節目。根據不同的消費場景,熊貓人配送員在表演完節目后,還會免費給小朋友送棒棒糖,或者攜帶拍立得相機,記錄精彩美好的瞬間。
以大家熟知的“大熊貓”形象為核心的氣氛組服務,使得熊貓不走順利成為社交貨幣,口口相傳,在三四線市場贏得了極高的復購率。
聚焦細分品類,瞄準二三線市場
《定位》的最新中文版譯者顧均輝曾提出,中小企業想要生存就必須聚焦,尤其資源不足時,得學會用“小而美”去對抗 “大而全”。
蛋糕市場目前還沒有一個品牌能真正做到全國出圈,占據明顯突出的市場份額。地方蛋糕店也以個體經營為主,競爭格局分散。
2017年,起家于廣東惠州的熊貓不走,在戰略初期避開競爭激烈的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將有限的資源聚焦于惠州、佛山、番禺、珠海、中山、東莞、廈門等東南沿海的二三線城市,集中發力,為規模龐大的中間人群來服務。
在宣傳方面,熊貓不走通過公關+廣告的組合拳模式將好故事、好概念大力傳播出去,并且成功利用了互聯網時代流行的自發種草式營銷,極大增加了蛋糕消費者的黏性和復購率。
單憑一個品類——生日蛋糕,熊貓不走獲得了超2000萬私域用戶,月營收超7000萬元。其中,品牌私域的營收占比超60%,遠大于第三方外賣平臺。
接下來,熊貓不走的目標是打造“中國聚會服務第一品牌”,目前已經完成了2輪融資。成為社交貨幣的“熊貓不走”,還將為用戶提供下午茶等場景的服務。最后顧均輝提醒道,怎樣在搶占用戶心智的同時,強化自己的認知,保持差異化,是熊貓不走擴大品牌影響力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shipin/15578.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