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由深鐵集團建設管理,中鐵南方牽頭聯合體施工總承包,中鐵一局、二局承建的深圳地鐵22號線首批站點試樁樁基打下“第一樁”,為后續樁基施工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22號線站點試樁樁基現場照片)
22號線總投資400億元,是繼11、14、13號線之后,深圳第4條軌道快線。它依次連接起深港科創合作區、香蜜湖、梅林、鷺湖和觀瀾,未來還將南連香港,北部預留東莞接口。通車后,觀瀾到福田中心僅40分鐘。
《深圳市城市軌道22號線交通詳細規劃》規劃方案圖
企業選址22號線沿線,不僅可以獲得高效交通,更是可以由它連接起香港、福田、龍華最重要的新興產業資源,黃金中軸名副其實。
未來,可以想象得到的是,從香港的底層技術,到福田的金融支持,再到龍華的產品研發和市場轉化,地鐵22號線將不僅僅是深圳軌道交通中軸,而是升級為深港超級產業中軸,全面激活深圳產業鏈條的完善,加速“智造立市”的產業規劃。
共聯都市智谷,就位于地鐵22線庫坑站(建設中)約800米的距離。而且,項目距離梅觀高速(觀瀾出入口)僅1公里。從項目出發,約5分鐘即可上梅觀高速,同時快速切換到深外環高速,軌道、高速、公路多維交通路網環繞,30分鐘內暢達深莞。
(共聯都市智谷 交通圖)
交通線既是城市的發展線,也是企業的生命線。高效、便捷的交通,既能為企業降本增效,也是企業留人引人的形象封面。共聯都市智谷,占位深圳產業中軸,以高效交通為企業成長加速,讓企業花在交通上的時間少一點、創新的時間多一點。
除交通便利之外,共聯都市智谷還有產業的集聚,它不僅帶來效率的升級,上下游企業之間碰撞出的火花更是不容小覷,尤其在這個尚需要抱團取暖的時節。共聯都市智谷項目所處的“九龍數字城”是深圳重點發展的產業片區,是世界高端制造核心基地。其中,“華為深圳第二總部”距離項目僅3公里,規劃打造76.3萬㎡產業空間,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兩大產業;一路之隔的兩大百億產業基地——中光電(新型顯示器智能制造中心)、沃特沃德(新一代移動終端智能制造基地)與項目同期建設;
并且,共聯都市智谷1.5km半徑內,36個已經運營多年的工業園。
(共聯都市智谷1.5km半徑內產業園區一覽)
共聯都市智谷的廠房,不僅有寫字樓的形象力,在設計之初,充分調研了制造企業全生命周期需求,是生產/辦公/研發/展示,全能智造空間。
共聯都市智谷占地面積約4萬㎡,總建筑面積約18萬㎡,涵蓋高標廠房、繽紛商業、配套宿舍等一站式生產生活配置,是深圳為數不多的可分割型50年獨立紅本的智造空間。
首層承重2噸/㎡、2-6層1噸/㎡、7層及以上0.75噸/㎡,無論企業擺放大型設備、對震動要求巨高的儀器,或者用作加工、檢測、研發空間,都能滿足需求。
園區里,貨物上下樓也很方便。3.5×16米貨車卸貨平臺、4臺3-5噸貨梯配置,讓運輸更高效,且園區內人貨分流,也更安全。
并且,區別于傳統廠房環境差、管理混亂、配套不齊全等多種弊端。共聯都市智谷作為4.0工業上樓標桿園區,不但硬件配置高,外觀規劃標準更高,讓企業享有“總部形象、花園生產”,有里子更有面子。生產生活配套一應俱全,招人留人更輕松,商務洽談有底氣。
(共聯都市智谷效果圖)
目前,共聯都市智谷已全線封頂,廠房已是現樓,在今年8月份即將交付,即買即投產經營,園區目前已有數十家優質企業進駐,以專精特新及國高企業為主,項目依托電子信息、自動化設備和信息技術服務三大產業為核心,磁引上下游產業集聚,企業入駐投產后將實現年產值30億元以上。這座拔地而起、聳立在龍華九龍山數字城的園區不僅僅是座建筑物,更是一座現代化、智能化產業園區。項目以“工業上樓”典范之作,打造“低成本·高品質·紅本產業園”,構建新興產業培育發展最具性價比的新一代產業空間。未來將助力龍華區打造制造業強區,讓“上下游就是上下樓,產業園就是產業鏈”的鏈式經濟迅速發展。
(共聯都市智谷施工現場實拍圖)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