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行耕地保護田長制的實施意見》號文,要求在全區建立五級戰地首長,實行黨政同責、分級負責、嚴格考核等制度。推進耕地保護網格化管理,切實保障糧食安全。
根據《實施意見》,到今年年底,廣西各級將設立耕地保有量制度辦公室,基本建立制度完備、職責明確的耕地保有量制度。到2022年底,實現“地有人、地有人管、地有人負責”的耕地保護網格化。到2023年底,全區各級已形成完整的耕地保有量體系,耕地“非農化”“非農化”得到有效遏制和控制,實現了不減少耕地數量、提高耕地質量、穩定合理布局的目標任務。
103010明確自治區設立首席現場官,由自治區黨政主要領導擔任;區、縣、鄉(街道)、行政村分別設置一級、二級、三級、四級戰地首長。一、二級田頭主要負責黨政,四級田頭由行政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擔任。各級田長負責本行政區域的耕地保護工作。
廣西指出,實施耕地長度制度的主要任務是優化永久基本農田布局,加強耕地管護,加強耕地建設,引導耕地利用。要向社會公布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的區域和范圍,公開田長名單和責任事項,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田昌要對行政村耕地進行日常巡查,重點檢查“非農化”、“非糧化”和破壞耕地的情況。
003010明確提出,要按照耕地優先利用的原則,加強對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的指導和監督,建立耕地種植動態監測體系,監測耕地利用和種植變化,嚴格控制耕地轉為林地、園地等其他類型農用地。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監管,確保已劃入糧食生產功能區的永久基本農田糧食生產發展。加強耕地撂荒監管,定期摸清情況,加強耕地撂荒管理。
此前,作為廣西耕地保有量制度的排頭兵,貴港市今年5月出臺規劃,逐步建立起操作規范、權責明確、制度完備、協調有力、激勵科學、監管得當的耕地保護耕地保有量制度,近期在各縣設立首批18個“耕地保有量公示牌”,積極接受社會監督。
作為廣西場長制的排頭兵,貴港率先推行場長制,設立了第一批“場長公示牌”。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shehui/15841.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