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宣布,我國鋰礦找礦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鋰礦儲量從全球占比6%升至16.5%,從世界第六躍至第二,重塑了全球鋰資源格局。
鋰,被譽為未來“金屬之王”,在現代社會舉足輕重。從新能源汽車、儲能系統、移動通信到疾病治療、核反應堆燃料等新興產業,鋰都是關鍵元素,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長期以來,我國鋰資源對外依存度較高、進口量占比大,增加了生產成本,制約了相關產業發展。
新發現的西昆侖—松潘—甘孜長達2800千米的世界級鋰輝石型鋰成礦帶,豐富了我國鋰礦資源種類和分布范圍,形成開發利用新方向,鋰礦儲量有望進一步提升。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現存在業、存續狀態的稀有金屬相關企業超1.7萬家。從區域分布來看,甘肅省稀有金屬相關企業數量位居首位,為超4800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27.7%。排在其后的是浙江省、河北省、重慶市和廣東省。
此外,通過天眼查天眼風險和深度風險來看,涉及司法案件的稀有金屬相關企業約占總數的12.72%。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