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銀發群體數量持續增長,興趣學習作為連接精神追求與社會交往的橋梁,正成為其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途徑。在探索興趣學習的過程中,銀發一族展現出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和熱情。這些課程不僅能豐富其日常生活,也推動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圖說:興趣島x武當山太極線下大課現場
老年興趣教育迎來春天銀發群體掀起傳統文化熱
龐大的老年群體釋放出大量老年興趣學習需求。政府部門對老年人幸福的重視,更加激發了老年興趣教育市場的活力。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中提到,豐富老年文體服務,擴大產品供給。在此背景下,“文化+游學”這一創新模式興起。而隨著“傳統文化”和“健康養生”熱度的不斷提升,“文化+游學”活動在銀發群體中愈發受歡迎。
日前,數字文化服務公司興趣島在廣州帽峰山舉辦了一場以“強身心·溯文化,共做武當太極傳承人”為主題的武當太極游學活動。在為期4天的活動中,武當太極傳承人作為主講老師,帶領太極愛好者在自然之中感受武當太極的精髓與魅力,傳承和推廣中華傳統文化。據悉,此次活動吸引了上百名太極愛好者深度參與。
圖說:武當太極傳承人、非遺道門十二段錦/六字訣傳承人李在峰(二排右五)與太極愛好者合照
實際上,興趣島武當太極游學活動不僅是對老年興趣教育的一次創新探索,也是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此前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的積極響應。該《意見》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推動休閑生活與傳統文化融合發展。
融合健康養生追求與文化傳承使命“文化+游學”價值凸顯
“文化+游學”的創新模式在銀發群體中廣受歡迎,在于其課程設置深度貼合老年人對健康養生的追求。以武當太極游學活動為例,該活動除了主打的武當太極相關課程,也融入了十二段錦、靜坐內觀、呼吸法教學等豐富內容。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游學還結合了銀發群體的健康保障需求,全程有老師陪練,配以應急醫療保障。
圖說:太極愛好者參加興趣島“強身心 · 溯文化,共做武當太極傳承人”活動,在自然山林中練武當太極,感受非遺文化魅力。
圖說:太極愛好者齊聚帽峰山,練武當太極之余,進行靜坐內觀、呼吸法練習。
興趣島武當太極游學負責人介紹,這是深度挖掘銀發群體健康生活方式所做的安排,“武當太極以養生為宗旨,我們不僅想教會大家怎樣打太極,更想讓大家懂得如何通過太極這些課程放松身心,實現內外兼修,提升生活幸福感”。據悉,興趣島“強身心· 溯文化,共做武當太極傳承人”活動在年內還將陸續舉辦,更多武當太極愛好者有望通過興趣島系列線下游學活動,實地尋訪中華太極傳承路。
這種注重健康養生的課程設計,無疑能很好地滿足銀發群體對于高品質生活的追求。與此同時,“文化+游學”活動在文化傳承方面的價值同樣不容忽視。
中華傳統文化多由人民群眾創造,其能否實現傳承與蓬勃發展,關鍵在于人民群眾的認知和參與程度。“文化+游學”活動為銀發群體創造了深入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機會,以親身體驗的方式深化其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知,增強其參與文化傳承的動力。
正如57歲的趙姐在兩次登山練武當太極后所言,跟著興趣島的太極線下活動去武當山、帽峰山練太極,就像在參加一場尋根之旅。她坦言,4天下來,感覺很充實,希望興趣島這項活動繼續辦下去,讓更多人由此了解武當太極的魅力,加入傳承隊列。
目前,興趣島已經開設了涵蓋身心健康、傳統文化領域的30門主流興趣課程。為更好地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興趣島還針對興趣持續創新研發新課程,并推出“興趣島·游世界”線下品牌活動,以“文化+游學”形式推動休閑生活與傳統文化融合發展,培育符合現代人需求的傳統休閑文化。
未來,伴隨傳統文化持續升溫,銀發群體對于“文化+游學”的需求仍將增加。有業內人士分析,“文化+游學”活動巧妙融合了身心健康追求與文化傳承使命,在市場中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對于專注該領域的企業而言,深挖用戶多元化需求,開發更具差異化競爭力的課程和活動,不僅能為企業贏得更廣闊的發展前景,也是對老年群體生活品質提升以及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有力推動。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new/51104.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