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半淞園路街道的西凌家宅路,東起西藏南路,西至制造局路,長約333米,寬約7.2米。這短短的300多米,蘊含了3個居民區一萬多人的生活,形成了西凌家宅路豐富的社會關系和煙火生態。2023年,半淞園街道的“一街一路”項目啟動。以有著豐厚歷史底蘊和特色煙火氣的西凌家宅路為中心,把握新時代新階段發展要求,改善整條街道硬件設施的同時,推進多元主體參與社會治理,切實解決街區的矛盾和治理難題,打造具有半淞園特色的街區治理案例場景。到今年十月,街區煥然一新,路面設施和環境面貌整體提升,極大地改善了公共空間品質,提升沿街風貌形象,實現“醉美煙火,樂薈西凌”的主題。
而與此同時,2023年西凌家宅路街區生活節也在10月21日的下午正式拉開帷幕。黃浦區副區長林競君出席活動并參觀了街區。本次生活節以“西凌300米”為主題,從公共生活、店鋪煙火、居民鏈接入手,以參與式展覽、尖貨市集、快閃活動等形式讓本地居民和外來游客都能感受到西凌的生活治愈力。
啟動儀式上,向百齡足、大華眼鏡、長江菜場、大富貴、南房物業等西凌家宅路商居聯盟第一屆理事會成員頒發證書。成員們在西凌家宅路商居聯盟共同倡議制作的商居聯盟守則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據了解,西凌家宅路商居聯盟是由沿街商鋪、業主、業主委員會、居民、居民委員會共同組成的自治組織,是街區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和自我監督的主體。
活動中,居民可以從路邊設置的攤車領取《西凌生活圖鑒》,去到圖鑒上的店鋪收集貼紙,便能兌換來自西凌家宅路商戶的禮物。“這個活動很有意思,雖然一直生活在這,但其實有很多店鋪平時我也不進去,其實并不了解,通過這次打卡收集活動,讓我有機會進到平時不太去的店里,還和店家變熟悉了。”居民劉阿姨和朋友很積極地加入到了活動中,一邊向記者展示自己收集的貼紙,一邊和記者開心地聊道。
今年西凌家宅路兩側的更新改造以“同塑社區騎樓生活展覽,共享西凌幸福十二時辰”為設計愿景,重點圍繞南側騎樓和北側街面展開。南側騎樓通過廊下管線綜合的梳理,降低安全隱患,更新商鋪店招立面,對空調外機隱蔽化處理,路面鋪地更新,增設外立面門套、休憩座椅、景觀花池及泛光照明,同時外立面立柱上添置吊蘭花箱。二層入戶花園打造陶板一米花架,將垂直綠化蔓延至外墻洞口、女兒墻上口,形成不同標高的街區立體花園。北側更新底商單元的店招,優化門前臺階坡道標高,打造三處口袋花園,激活街角廣場綠地、景觀墻,以輕松簡潔的活力漫游線路串聯老人、小孩的趣味互動花園,很好地詮釋了“遇見西凌”。
煥然一新的街區,也吸引了更多居民從家中走出來,讓煙火氣充斥整條馬路。“以前這條路太亂了,我們要么就在小區里散步要么就走遠點去別的地方,現在改造好了之后,我幾乎天天會來走上一圈,特別是到了晚上,燈都亮起,夜景非常美。”居民方阿姨和記者聊道。
而街區的美并不只是外表變得光鮮這么簡單,為了讓西凌家宅路成為公共生活與精神的載體,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團隊設計了系列藝術微實踐、微事件,試圖以簡單易行的方式吸引商家與居民參與其中。通過對商家居民買賣之外的關系、商品交換媒介實驗、集體公共意識、集體公共事件等議題的觸動,增加商家與居民之間的情感黏度,觸發西凌家宅的公共集體意識。進一步,基于共識、共情,探索西凌家宅路情感化商業形態的可能性。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new/45022.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