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 晨曦
在今年6月獲批開業后,中匯人壽又有大動作!
長假節前,中匯人壽已先行發布公告官宣上述批復。中匯人壽同時表示,其將履行以天安人壽名義簽署的保險合同義務,切實保護保險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據了解,今年以來已有多家“問題”險企得以妥善解決,包括天安財險、華夏人壽、易安財險、恒大人壽等。
來看詳情——
中匯人壽整體受讓保險業務
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首先來看,此次監管批復的具體情況:
經審核,北京監管局批復同意中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整體受讓天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險業務及相應的資產、負債。
北京監管局同時要求,中匯人壽在本次保險業務受讓過程中,要切實維護保險消費者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確保保險業務受讓合規、平穩推進,并及時向北京局報告有關情況。
據了解,中匯人壽是一家嶄新的壽險公司,于今年6月獲批開業。中匯人壽由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發起設立,注冊資本金332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央匯金出資265.6億元,持股比例為80%;中國保險保障基金出資66.4億元,持股比例為20%。
在人事和分支機構方面,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分別批準任小兵、李源中匯人壽董事長、總經理的任職資格,同時批準中匯人壽籌建261家分支機構,并準予開業。
據中匯人壽披露,其擁有上海、河南、山東、河北、青島、吉林、四川、江蘇、廣東9家分公司和1家北京營業總部,全系統分支機構261家,服務客戶總量超351萬人。
中匯人壽董事長任小兵此前曾表示,中匯人壽將在股東單位的指導和支持下,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堅持“穩中求進、創新轉型、價值提升、依法合規”16字經營方針,堅持深耕壽險主業,打造健康服務、養老服務、財富管理三大平臺,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和客戶保險保障需求,推動公司發展戰略穩步落地。
“問題”險企陸續妥善解決
在此次保險業務及資產、負債均轉移至中匯人壽后,天安人壽這家此前長期被接管的“問題”險企,可算得上是“重獲新生”。
據悉,天安人壽成立于2000年11月,曾以投資風格激進和連年虧損受到市場關注。2020年7月,原銀保監會網站發布公告稱,依法對天安財險、華夏人壽、天安人壽、易安財險4家保險機構和新時代信托、新華信托2家信托機構依法實施接管。
今年2月,原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稱,“明天系”保險公司風險處置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銀保監會已批準采取市場化重組和新設機構承接相關保險公司的資產負債等方式,穩妥風險化解,切實保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
其中,易安財險于2022年6月獲批破產重整,引入比亞迪作為戰略投資者。今年5月,監管批復同意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受讓易安財險100%股權,更名為比亞迪財險。9月13日,監管部門同意比亞迪財險增加注冊資本30億元,由10億元變更為40億元。
同在今年9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批復同意申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8家單位共同發起籌建申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0億元。據業內預期,在申能財險成立后,將有望成為天安財險保險業務及資產負債的承接方。
華夏人壽方面,今年6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同意瑞眾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開業,并接受北京銀保監局的屬地監督管理,注冊資本565億元。
此前原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曾表示,華夏人壽經營穩定,銀保監會已批準保險保障基金公司和其他投資人共同籌建瑞眾人壽。新公司設立后,將依法受讓華夏人壽資產負債,承接機構網點及人員,全面履行保險合同義務,切實保護保險消費者及各有關方面合法權益。
除“明天系”險企問題得以妥善解決外,“恒大系”的恒大人壽近期也有新進展。9月15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公布同意籌建海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復和同意海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分支機構開業的批復。隨后,深圳監管局公布了同意恒大人壽向海港人壽轉讓保險業務的批復,海港人壽、恒大人壽分別發布保險業務轉讓的公告。海港人壽正式宣告成立,并全盤接手恒大人壽包括保單在內的資產負債。
國聯證券研報指出,此前經歷過行業粗放發展之后,中小險企憑借相對更激進的產品和渠道策略實現了對頭部公司市占率的侵蝕,但近年來中小險企被監管、被接管、破產等事件頻發。整體而言,在長期利率中樞下行和監管趨嚴的大背景下,中小險企的生存難度持續提升,而頭部險企憑借更強的經營管理能力和更規范的經營管理舉措將更為受益,長期來看保險行業的格局預計將向頭部優化。
編輯:小茉
審核:木魚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new/44450.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