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奔小康
:一場夏雨過后,李淑敏騎車往2公里外龍山腳下的蘑菇大棚趕去,她想著要再給蘑菇翻個個兒,該摘的得摘了。
位于薊州區東部的石家莊村距市區約2個多小時車程,是市外辦結對幫扶村4年的幫扶讓這個小村莊面貌煥然一新村里不僅蓋起了600平方米的黨群服務中心和日間照料中心綜合樓,還有了自己的產業──蘑菇大棚
4個蘑菇大棚占地約6畝,每個棚可放置2萬個菌棒,一個菌棒能出3斤左右蘑菇蘑菇銷路也不愁,商戶到地頭來收,除了供應天津外,還賣到北京去年一年,石家莊村蘑菇大棚為村集體創收12萬元,還帶動了不少村民就業,49歲的李淑敏就是其中之一
看著一排排菌棒垛上長出的新蘑菇,李淑敏心里有說不出的歡喜:黨的幫扶政策好,村集體有錢了,咱村民的腰包也鼓了,日子越過越踏實大棚自去年7月投入使用以來,李淑敏靠著在大棚摘蘑菇,每月都有兩三千元的收入
有了產業,石家莊村的集體收入就有了保障,全村百姓都是受益者賣蘑菇的錢除了給部分村民開工資外,主要用于全村公共設施維護,路燈監控設備用電等,還有一部分會補貼到日間照料中心的運營中來說話間,記者跟隨石家莊村黨支部書記王國棟走進日間照料中心
石家莊村日間照料中心設有操作間,就餐區,休息區,療養區等,與黨群服務中心是同一座綜合樓,由市外辦投入,協調專項資金100多萬元建成。
時值午飯時間,10余位老人正在這里用餐,三菜一湯,老人吃得津津有味一頓飯只要8元錢,吃完飯還可以在休閑室打打撲克,下下象棋,在農家書屋讀讀書,看看報
石家莊村地處于橋水庫黃線區,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村里老年人特別是高齡,空巢,獨居老人面臨無人照料,孤獨寂寞的困境多虧市外辦依托黨群服務中心建起這個日間照料中心,不僅解決了老人的吃飯問題,還豐富了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外出務工的子女也安心了
4年里,市外辦的幫扶干部扎根農村,和村民住在一起,干在一起,讓村里的日子越來越好!王國棟感慨,幫扶干部用真情換來了村民的真心,他們已然成為石家莊村大家庭中的一員。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一個都不能掉隊今年以來,市外辦駐村工作組持續拓展困難群體幫扶深度,尤其協調有關部門對殘障群體進行重點精準幫扶安裝入戶坡道,可視門鈴,可視報警裝置,捐贈拐杖,輪椅,助聽器,對喪失勞動能力,無法通過產業得到穩定收入的殘疾人,協助其納入農村醫保或特困人員援助供養范圍鄉親們的獲得感,幸福感更足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new/19637.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