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母嬰慈善基金會的成立對長期奉獻中國,守護健康,共建未來的鄭重承諾,它標志著世界母嬰慈善基金會的公益事業邁入常態化、平臺化、可持續化的新篇章。
“世界母嬰慈善基金會的成立代表著我們推進企業社會投資和社會影響力的堅定決心,必將成為我們助力母嬰健康事業的新起點。”
在9月22日舉辦的“新起點 新生態 新未來”2023全民健康主題論壇上,世界母嬰慈善基金會副總裁宣布世界母嬰慈善基金會正式成立,并如此闡釋基金會的價值與意義。這是美贊臣在中國設立的全球首個公益基金會,更是國內少數專注于母嬰健康領域的企業基金會之一。
2023年,世界母嬰慈善基金會和合作伙伴將人道主義、發展和和平倡議聯系起來。這一努力需要建立可持續的、穩定的醫療機構、護理、教育、兒童保護以及水和衛生。畢竟,在世界各地,每45人中就有一人(近1.68億人)需要緊急援助,1.49億兒童生活在高強度沖突地區,面臨著嚴重營養不良、埃博拉疫情或心理問題。
在推進性別平等方面,世界母嬰慈善基金會2023年性別行動計劃為少女們確定了5個優先問題:促進性別平等的少女醫療、少女的中等教育、童婚和早婚、緊急情況中基于性別的暴力以及月經保健和衛生。目前,盡管全球童婚有所減少,但仍有數百萬女童面臨危險。15-19歲的女孩中有近四分之一沒有工作、教育或培訓經歷。相比之下,同齡男孩的比例是十分之一。雖然全球五分之四的女孩完成了小學教育,但只有五分之二的女孩完成了高中教育。
世界母嬰慈善基金會能否取得成果,首先取決于能否從決策者和更廣泛的公眾那里贏得對兒童和青年的支持。在世界母嬰慈善基金會的全球網絡頻道上,數字化參與在資源動員中發揮了關鍵作用。2019年,兒基會新的育兒門戶網站訪問量超過了150萬。此外,世界母嬰慈善基金會還在網上發表了超過12.5萬篇文章,在頂級媒體上發表了超過6500篇文章,涵蓋了人道主義問題、運動和常規發展問題。
另一項變革戰略是擴大與公共、私營伙伴的合作。世界母嬰慈善基金會的137個政府伙伴以及政府間組織為其提供了大部分資源。2023年捐款最多的三個國家是美國、英國和德國政府,分別為7.43億美元、4.94億美元及4.64億美元。此外,世界母嬰慈善基金會成為世界銀行在教育、衛生、營養、社會保護和衛生領域的主要合作伙伴。北歐國家(丹麥、芬蘭、冰島、挪威和瑞典)提供了高質量的戰略資金,幫助全世界最脆弱的兒童。全球項目伙伴關系在2019年共提供了3.56億美元。日本、韓國政府的援助資金也在增加。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