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新時代,“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模式正引領著一場深刻的變革。這一模式強調將“學生發展”“學生學習”和“學習效果”置于教學的核心位置,標志著傳統的“教材”“教師”“教室”為中心的舊模式正在轉變。這不僅是教育理念的一次更新,更是教育實踐的一場革命。
為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推動教育科學化、個性化、高效化發展,海亮科技集團推出了“星學伴”平板教學產品。自試點項目啟動以來,首批學校反響熱烈,紛紛擴班,展現了“星學伴”的卓越能力,為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新模式。
精準備課:教學設計有依據
“這個知識點上節課已經講過了,大家都掌握了嗎?”
相信每個人學生時代都被問過這樣的問題,你還記得你當時的反應嗎?我們曾因不敢成為那個勇于說出“老師,我不會”的少數而感到困擾,而老師們也同樣苦惱于無法準確判定學生掌握情況,往往只有等到考試見真章,但疑難知識點已悄悄滾起了小雪球……
“有了‘星學伴’的加持,我可以直接在后臺調取學生的知識點掌握情況,誰也逃不出我的法眼!”重慶市武隆區實驗中學副校長陳俊杰驕傲地說。他通常會在課前布置五、六題的預習題,涵蓋已學和新增的知識點,并通過“星學伴”平臺收集數據,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動態調整教學內容。這樣既確保了對學生學情的深入了解,又提高了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科學性。
陳校坦言,正是得益于這種課前學情的精準把脈,他在大單元備課上更加有的放矢。以七年級上冊數學中的銷售類問題大單元教學為例,前幾章的知識點都是為第五章的一元一次方程做鋪墊的。但如果仍然按照傳統方式一章一章分開教學,很容易導致學生在學到第五章時忘記了前幾章的知識點。為此,陳校利用“星學伴”平臺,將五章知識點串聯起來設計了一套課前測試題。后臺可以精確統計到每個學生的正確率,他笑稱:“多虧‘星學伴’幫我找出了那些‘濫竽充數’的學生。”基于此,他還在課后安排了幫扶小組進行針對性幫扶,如此一套組合拳下來,真正確保了“每位學生都能把知識點掌握透徹”。
值得一提的是,陳校正以自己的實踐經驗為引領,帶動班級其他學科老師共同加入“星學伴”的使用行列,讓知識的種子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互動課堂:學生視角成C位
在課堂教學環節,“學生視角”的加入還激發了老師們對于“互動式”課堂的追求,促使他們在提升教學質量上不斷探索與實踐,海亮外語中學趙玉妍老師便是其中之一。
趙老師的英語課堂,通常以視頻為引子,借助“星學伴”,即時截取關鍵畫面,進行匹配練習。短短的2-3分鐘,便足以讓學生迅速融入學習情境之中;也能夠幫助趙老師捕捉到學生的狀態,從而靈活調整教學節奏。
趙老師深知,傳統PPT展示關鍵詞句的方式過于依賴教師的主導地位,難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她積極轉變思路,從學生視角出發,通過“星學伴”展示閱讀材料,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共同進行沉浸式閱讀與解題。教學中,她利用平板中的多樣化工具,如彩色筆圈畫、文本拖動縮放等,直觀生動地展示思考步驟與解題過程,從而有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模式與解題習慣。
不僅如此,趙老師還善于利用學生作業作為教學資源,通過“作業展優”進行深度剖析,讓學生們在相互學習中取長補短。當課堂氣氛稍顯沉悶時,趙老師也總能巧妙地運用“課堂提問”功能,通過“搶答”“點名”“小紅花”等互動環節,瞬間點燃課堂氛圍。
這樣一套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的需求與成長的教學設計,使得學生能夠更加專注于學習本身,無疑也為互動課堂的實踐注入了鮮活生命力。
課后追蹤:疑難點逐個擊破
在追求高效與個性化學習的背景下,課后鞏固與互動課堂的有機結合,正逐步構建起知識內化的新橋梁。
傳統線性教學模式在應對學生多樣化、即時性的學習需求時顯得力不從心:當學生面臨知識點遺漏或疑惑時,往往只能依賴有限的課堂筆記和即時記憶。
“星學伴”通過全面記錄老師的課件、板書及上課場景,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可以隨時回溯、精聽、深挖的知識寶庫。烏拉特旗第一中學的宋森林老師對此深表贊同:“從我的教學經驗來看,老師課堂上的板書無疑能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而‘星學伴’正是這樣一個完美的媒介,它讓板書的價值得到了更充分的發揮。”
在智能化作業模式方面,“星學伴”更是為師生帶來了更優解。它不僅簡化了傳統作業流程中的繁瑣環節,還通過精準作業系統,實現了作業的智能化組題、批閱及學情分析。教師們僅憑一塊平板,就能輕松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并根據后臺統計數據,對錯誤率高的題目進行重點講解,對錯誤率較低的題目鼓勵學生課后討論或個別輔導。
令人驚喜的是,不同老師對“星學伴”精準作業功能的偏好與創新應用,進一步豐富了平臺的互動性和個性化。從肖曼老師的“個人錯題集”到陳俊杰校長的“懸賞作業”,再到宋森林老師強調“學生批定”的重要性……每一種應用都展現了“星學伴”在促進學生作業習慣養成和知識點深化理解方面的獨特價值。
如今,“星學伴”已深入多所學校的日常教學中,并持續優化完善。我們欣喜地發現,這塊小小的一塊平板已串聯起整個教學環節。
這種以評促教、以評促學的方式讓教學成為了一個動態的、持續優化的過程。未來,“星學伴”將繼續秉持“教師精準教,學生有效學”的教育理念,不斷優化平臺功能,豐富教學資源,為師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個性化的教學服務。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jiaoyu/52785.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