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時代的競爭,本質其實是生態之間的競爭。國家衛健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張毓輝此前曾表示,到2020年中國大健康產業規模將突破8萬億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政策報告則預測,到2030年中國大健康產業總規模將達到16萬億元。
面對16萬億的藍海市場,巨頭與創業者們迎風而動,角逐醫療+保險的大健康浪潮。綜合來看,中國的醫療+保險有三大類:第一類,傳統保險機構紛紛并購線下醫療機構,逆勢進入醫療支付領域;第二類,互聯網公司紛紛進入互聯網醫療,縱深進入“醫、藥、險”大健康領域;第三類,創業公司與獨角獸們紛紛搶食大健康蛋糕。互聯網醫療各方勢力均已開始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并將商業健康險作為了主要的變現突圍方向。
今年3月,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熊先軍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醫保支付方面,明確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機構為參保人提供的常見病、慢性病線上復診服務納入醫保基金的支付范圍。但截至目前,全國僅有極少數地區的部分互聯網醫院開通了醫保支付線上結算。
洞察互聯網醫療價值鏈中的諸多難點與痛點,平安健康協同平安健康險基于各自優勢,從商保端切入,在平安健康APP上線了互聯網醫院商保直付功能。滿足條件的用戶可在使用平安健康APP提供的問診服務及后續購藥送藥服務時,在其保險保額內享受免支付服務。
商保直付功能試圖將保險機構、在線診療平臺、用戶納入一個“互聯網+醫+藥+險”互融共通的大健康生態圈中。據了解,該功能將為用戶提供兩大便利:一是平安健康將為保險用戶提供優質的就醫問診購藥體驗;二是用戶可以享受到無感化的理賠服務。如在診療過程中,責任內問診和藥品費用將由保險公司與醫院直接結算,實現商保直付。此外,用戶無需進行收集資料等繁瑣賠付步驟,就醫結束后即可自動理賠結算。顯然,平安健康已在平臺上打通了“商保-診療平臺-用戶”三方之間的數據與服務壁壘,其已能為用戶提供一站式閉環服務。
平安健康認為,只有打通藥品、醫療、商業保險、支付各個鏈條,才能為用戶創造價值。商保直付功能的上線,意味著平安健康已能作為商保與醫藥的連接器,為用戶提供更有溫度的醫療健康服務。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jiankang/8994.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