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8日,南京童星公益行發起人商龍先生協同南京傳媒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學院老師、南京視覺藝術學院傳媒系老師、南京哲一教育投資咨詢有限公司老師、童星小主持課程研發總部老師等一行9人,前往湖南省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坪坦鄉半坡村,進行為期9天的鄉村小學公益行活動。
半坡村位于湖南懷化通道侗族自治縣坪坦鄉,緊鄰湘、黔、桂三省(區)交界處,懷化市南端,全村以侗話為主要語言。全村共174 戶, 其中 54 戶是貧困戶。村里僅有一所學校,目前從幼兒園到小學二年級共8名學生在校就讀,全校只有1 名女教師,采用復式教學方式。半坡侗寨屬于山地干欄式侗寨,因保存完好,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
走進村寨,市委駐村工作隊王民良隊長、半坡村支部書村村委會主任歐勛熱情接待,為大家詳細介紹半坡村當前情況及教育現狀,市委駐村工作隊王民良隊長、童星公益行創始人商龍先生、南京視覺藝術學院傳媒系張老師、半坡村婦女主任楊耐美主任參與了“童星公益行”啟動儀式,為期九天的半坡村山區小學支教活動拉開帷幕。
在市委駐村工作隊王民良隊長的組織帶領下,我們走進村落,鱗次櫛比的房屋錯落有序地坐落于群山之中,侗族特色建筑氣息撲面而來,依山而建、面水而居,猶如一幅壁畫,在了解部分村民的基本情況后,商龍先生探望一些村民,并為他們帶了一些物資和慰問金,集團公司對村內8位學生家庭提供助學金,并為村部捐助人民幣2萬元善款,用于村落古井修繕,涼亭搭建等村部建設使用。
在村領導的組織下,支教團隊走進了黃土完全小學,學校校長熱情接待,為大家介紹學校情況,并組織安排此校就讀的半坡村小朋友們面對面交流,在詢問了孩子們的學習情況,并給予了孩子們一定的鼓勵,希望孩子們在這里能好好學習,健康成長。
在推廣普通話過程中,幾位支教老師鑒于半坡村地區發音對孩子們進行針對性練習與輔導,涵蓋構建多元課堂、搭建實踐舞臺以及助力自我成長三個版塊,促進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并通過結合普通話訓練、發音練習、主持播報、詩歌朗誦、演講、律動等形式展示侗族文化民族特色,提高當地學生普通話水平,并增強當地學生的文化認同感,激發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促進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除了認真的學習普通話和演出排練以外,支教老師們還組織學生們傳承經典文化,學習當地民族傳統樂器——蘆笙,參觀學習侗錦花帶的制作,并學習其制作技術,體驗當地農家農耕文化,認識當地農作物,并進行施肥、除草、打農藥等農耕事宜,帶領學生學習手工制作編草鞋、制作水車、學習認識侗藥種植采摘等,讓孩子們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
在短暫的學習過程中,幾位支教老師還為學生們進行節目編排。在推普活動的最后一天,開展了“印記童年 公益演出”活動。支教團隊租賃大屏燈光,在村寨廣場搭建舞臺,希望大山里的孩子親身體驗登臺展示在支教期間所學的知識和訓練的節目,讓孩子感受舞臺的魅力。
演出當晚通道縣坪坦鄉相關領導及半坡村相鄰七個村的村兩委和村文娛隊親臨活動現場,為孩子們這場別開生面的演出助陣加油,孩子們也不負所望,精彩呈現出一場侗族特色文藝演出,收獲了掌聲與喝彩。
整個公益活動結束后,商龍先生提出:侗族,中國56個民族之一,在這個依山傍水而居的少數民族村落里,我們走過“風雨橋”,路過“鼓樓”,吃過“合攏飯”,穿過“侗服”,吹過“蘆笙”,唱著“侗歌”,在公益的路上,我們砥礪前行,同時也收獲滿滿,感受著村民淳樸熱情的接待,我們心里總是暖暖的,希望公益之路遠走遠遠,公益之事越做越大。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gongyi/28796.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